导 航
楼主: 云吞面

翠亨新区|230平方公里26公里海岸线|在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22: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区科技新城有超高层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13 23: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划图而已,不一定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2: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0日上午9点,地处翠亨新区横门围垦区的中山食出开心农场又迎来数千名市民游客。穿着游泳衣的游客们在水上乐园体验着戏水消暑乐趣,过足了戏水瘾就去摘果尝瓜。在开心农场的东面堤坝上,不少游客观赏中山最大的红树林风景区,近距离欣赏烟波浩渺的外海风景。带孩子来游玩的石岐区私企老板杨荣东对记者说:“这里空气清新、美景如画,还有各种天然无公害美食。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健康长寿的休闲生活吗?以后居住在翠亨新区的居民就享福了,出了家门就可以来到国家级湿地公园休闲度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翠亨新区采取"双轴驱动"的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湾、两轴、两带、多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最终形成以山地、森林、湿地、海洋四大生态系统为骨干,塑造"青山翠林衬城、碧水绿道融城"的生态极致魅力。
今年5月出台的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中山要打造“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中山城市发展“四大定位”的提出,很快引发中山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采访发现,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翠亨新区,其实就是按照这“四大定位”来推进建设步伐。
■打造人水和谐的新一代理想滨海新城  
开心农场为何成为市民追捧的休闲度假农场?中山食出开心农场常务副场长苏文昌坦言,这完全得益于其处于风光旖旎的翠亨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2015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公告称,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正式获批成为中山市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
按照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其西岸种植区交通便利,适合开展科普教育和生态展示,因此规划为科普宣教区,面积79.5公顷,占总面积12.71%,目前是中山食出开心农场所在地,未来将结合现有的设施,完善湿地宣传展示工程。东岸靠近规划中的华人文化村服务组团和生态风貌组团,能为市民提供生态旅游、休闲体验空间,因此规划为合理利用区,面积61.06公顷,主要开展亲水休闲、农业观光、文化展示等生态旅游工程。
翠亨新区公共建设局建设科工程师肖勰纯告诉记者,目前,翠亨国家湿地公园总体项目即将面向社会招标设计单位,等中标的设计单位把项目内容设计成建设蓝图,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就进入试点建设阶段,各个功能区也将进一步实施生态保护建设系统工程。
除了天然的国家级湿地公园,翠亨新区还有许多靓丽的城市风景线。肖勰纯介绍,按照翠亨新区滨河景观设计方案,未来整个翠亨新区将形成的“一线一轴四核心多节点多廊道”的滨河景观:滨海生态活力环线;茅龙生态景观轴;沙滩公园、中心湖公园、湿地公园、体育公园组成的四个景观核心;海岛公园、河口公园、翠亨角公园等组成的多个景观节点,横八涌等组成的多条河涌景观廊道。
在 《中山市翠亨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2—2030)》中,翠亨新区将依托中山翠亨新区独特的“九峰环抱、七水汇集”的生态基底,采取“双轴驱动”的空间发展策略,做好新区环山抱海、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构建“一湾、两轴、两带、多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最终形成以山地、森林、湿地、海洋四大生态系统为骨干,建设贯穿整个新区的水网、森林、绿道和生态廊道,构建由五桂山等九座不同大小的山峰、翠亨国际旅游小镇组成的绿色生态屏障环,将青山绿水引入城市,突出丘陵山地、滨海水系的景观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2: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2: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设安全高效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从直线距离上看,中山到广州白云机场或到深圳机场都是两小时车程,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交通不便的因素本身就阻碍了高端产业入驻中山。只有深中通道才能彻底改变中山的交通落后格局。我选择把企业落户翠亨新区,也正是看好翠亨新区作为深中通道在珠江西岸的登陆点。”7月13日,中山市昂欣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桑钧晟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坦言。
据悉,翠亨新区正按照规划建设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截至今年7月底,新区除了正在建设的环岛路、BT 路网外,今年下半年还将有翠城道、翠海道、道路改造一期、二期、横四线(翠亨快线)延长线等工程密集开工建设。
新区将优化对外交通体系,以深中通道建设为契机,扩建或新建东部外环高速、中开高速、中江高速东延段、广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构建新区“两纵三放射”的高速公路网;规划建设深珠城际轨道,与现状广珠城际轨道构成新区“Y”型城际轨道骨架,紧密联系广州、深圳两大铁路枢纽;规划马鞍港区,建设国家一类口岸新中山港客运口岸,加强与港澳水上快速交通联系。在新区内部道路系统构建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网格+放射”状的道路网络,依托现有翠亨快线和沿江路,改扩建省道S111线、翠山公路,规划金翠南快速路,构建翠亨新区与石岐主城区的快速联系,打造中山“一城双核”城市格局。
与此同时,翠亨新区将以新中山港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以城际铁路翠亨站为主枢纽,建设联系陆域和各岛屿、与其他交通方式有效衔接的中运量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清洁能源公共汽车为基础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积极推进建设绿道网、滨水步道等的建设,倡导以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为主体的低碳交通出行方式。
届时,翠亨新区将形成“20-30-60”交通时效圈,即翠亨新区内部各组团任意两点之间出行时间20分钟以内,新区到达主城区30分钟以内,到达珠三角城市60分钟以内。
在市政公用设施方面,翠亨新区将优化能源保障体系,构建电力安全体系,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燃气设施建设;将统筹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公共场所无线宽带服务全覆盖;建立水资源梯级利用、分质供水和循环利用相结合的调配体系,采用集中与分散适度结合的模式建设污水处理厂,构建科学合理的垃圾清运体系;构建形成抵御强台风等气象灾害的能力,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立消防安全体系,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系统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建设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201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布 《关于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中山翠亨新区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前,翠亨新区正在开展实施以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产业、智慧应用为核心和重点方向的新区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成为引领广东未来发展的智慧生态新城。
■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城融合新城
所谓“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这是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按照规划,未来翠亨新区将突破传统城市建设“以产带城”的思维定势,以完善城市功能吸引高端要素集聚,以垂直整合实现支柱产业链条完整化,以低碳智慧城市的建设需求带动新兴产业应用推广,以优美的滨水生态环境吸引高端人才聚居,形成适宜“居住、创业、创新”的现代城市家园。
首先,新区在土地规划上确保产业与城市的空间整合。翠亨新区土地规划总面积约23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80平方公里,约占规划总面积的34%;在城市建设用地中,产业用地约占40%,其中公共服务和高端服务业用地约占25%,工业用地约占15%;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约占15%,居住用地约占25%,绿地约占15%,其他用地约占5%。
其次,新区着力推进产业与城市的功能融合。按照规划,新区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协调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将优先发展以文化服务为龙头的新兴服务业,着力培育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生产服务业,提升发展以休闲旅游为特色的生活服务业,做强做优现代生物产业,发展壮大以风电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以游艇产业为主体的海洋产业。
目前,新区建设发展集中在起步区,确立了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大健康医疗两大主导产业,正集中建设的中瑞(欧)工业园、临海科技新城、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园、先进智能装备产业园等四个专业园区将吸引各类高端人才集聚,通过不断催生和更新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科技金融、教育培训、健康管理等新型服务业,形成以城聚产、以产兴城的城市新业态。
为确保实现产城融合,翠亨新区创新性组建全市第一家参照法定机构管理的新区行政(人才)服务中心,在全市首创以购买服务方式配置人员,2015年7月1日组建之后就开始承接16个市属部门113 项市级管理权限,2016年新增涉及国土等六个部门69项市级管理权限。通过实施多项精细化管理措施,翠亨新区实现约70%的事项审批时限提速50%,土地办证平均时效比以往提高30%。
与此同时,翠亨新区加快完善城市功能特别是起步区生活配套设施。今年6月以来,沿翠亨快线往返主城区和新区的098 路公交正式营运,21 套国际人才公寓配置完成,新区综合性卫生服务站开门接诊,总面积1300平方米的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开业,24小时便利店为企业员工提供便捷服务。截至6月,新区起步区共有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2: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翠亨新区的规划设想与中山“四大定位”不谋而合
——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贺晖
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贺晖认为,相对中山其他镇区而言,翠亨新区具有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和人文后发优势,最有优势建成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根据《广东中山翠亨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2—2030)》,新区将坚持走文化引领、生态优先、产城融合、智慧创新、和谐善治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赋予中山‘四大定位’之一的‘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其实就是对翠亨新区做出明确的发展定位,也与我们对翠亨新区的规划设想不谋而合。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对完善现代化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可持续人居环境、构建多元化和谐社会、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等几大方面都作了详细规划,这些规划建设内容都是建设宜居精品城市题中必有之义。”
贺晖表示,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翠亨新区将按照中山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严格按照新区发展总体规划,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塑造城市发展新格局,提升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力争建成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
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新区规划建设全过程
——翠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晖东
8月12日,新区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翠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晖东在会上指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要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明确指出:城市是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城市建设要从速度向质量转变、找到合理的“度”,让百姓参与创建自己的城市,防止“一届领导一种规划”,城市安全管理水平需提升高度。
陈晖东表示,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翠亨新区将按照中山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将五大发展理念有机融入新区规划建设的全过程,推进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不断催生城市发展新动力,特别是要创新规划理念,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连续性;加强区域协调合作,优化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推进多规融合,释放土地利用潜能,力争建成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
翠亨新区建设宜居精品城市的确有优势
——中山市城乡规划局总规划师翁计传
所谓宜居精品城市,其核心就是城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在功能定位上就是指城市公共服务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安定、城市风貌美观、城市文化特色突出的城市。
翁计传认为,翠亨新区是一个刚开始建设的新区,的确比中山其他地方更有优势建设宜居精品城市。首先,翠亨新区具有先天的自然环境优势,而且处于开发建设初期,在规划发展上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制约较少,特别是在规划空间、发展用地等方面有较大自由度,比如在发展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等方面,翠亨新区有条件、有机会做得更好,更容易实现宜居精品城市的目标。其次,翠亨新区是中山市对接深中通道、对接珠江东岸的最重要的战略发展区域,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翠亨新区的发展,无论是资源投放还是政策倾斜等各方面都是侧重支持的区域,因此,翠亨新区也就更有希望率先建设成宜居精品城市。“翠亨新区建设宜居精品城市的条件是具备的。翠亨新区是中山市未来城市的新中心,建设宜居精品城市,是中山社会各界对翠亨新区未来发展的最大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7 11: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一个贴居然沉了,真让人想不通,顶一个,让大家伙都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7 12: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级规划打8折,省级规划打6折,市级规划打4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7 18: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等深中通道一通车,目前这规划铁定跟不上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30 22:45 , Processed in 0.077557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