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楼主: youryuan

[经济论道] 央行公布个人房贷增量数据:已达日本90年代水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8 10:53:10 |
然而中国的人口是日本人口的十倍,城市化的进程还远远没有停止。
当然,我不是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没有问题,我个人不是内行,但也有几点比较粗浅的看法。
1.北上深,及少数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房价确实脱离了正常的轨道。这些城市现有的房价,对经济发展已经造成了影响,有相当大的隐患;
2.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不平衡,过度往大城市集中,造成了大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
3.城市化进程的主力,中小城市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预期,也造成了人口大量向大城市集中,这跟第二点其实差不多是一码事;
4.除了处于不合理高位的少数几个城市,其他城市房价并没有大幅下降的空间,像武汉这样的城市,最佳够房时间仍然在前年。
发表于 2016-8-8 11:09:04 |
steven_ken 发表于 2016-8-8 10:53
然而中国的人口是日本人口的十倍,城市化的进程还远远没有停止。
当然,我不是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没有问题 ...

北上深我觉得并没有不正常,这几个城市买房本来就不是靠工资能够实现的,也不是一代人能够实现的
发表于 2016-8-8 14:32:18 |
816ZHAO 发表于 2016-8-8 11:09
北上深我觉得并没有不正常,这几个城市买房本来就不是靠工资能够实现的,也不是一代人能够实现的

如果靠工资不能实现,甚至不是一代人能够实现,这样的房价请问合理在哪里?
发表于 2016-8-9 15:04:03 |
Huhunter 发表于 2016-8-6 01:13
恩.....“我们是中国,我们不一样。和历史不一样,和世界不一样,和所有规律不一样”

是这么个情况
发表于 2016-8-10 11:36:49 |
日本老百姓比我们幸福,我们是被幸福,其他不多说,就这们简单。
发表于 2016-8-10 11:51:50 |
lushiqi 发表于 2016-8-6 09:19
发展阶段和美日都不一样,还真不太好比。。。
日本90年代早就完成了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换平 ...

说起来头头是道,然并卵,中国的房地产从来就不是需求决定的
发表于 2016-8-10 21:47:19 |
nanbrother 发表于 2016-8-6 14:29
大规模印钞也是原因之一,别国可没这样印钞过,当年大学老师说,印钞导致的通膨的影响是长远的,要以十年, ...

没有大规模通货膨胀,就没有今天的房地产。
发表于 2016-8-10 21:49:01 |
yaoz661982 发表于 2016-8-6 19:06
中国每个省相当于别的一个国家,所以中国房市,可以按按省来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就湖北来说,全省总 ...

人民币大规模贬值的情况下是有可能。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23:36:46 |
一项官方数据刷新历史年度纪录 揭示出房价暴涨根源
2016年08月12日 18:47
来源:凤凰财经 作者:张博

422人参与 23评论




凤凰财经讯 “信贷跳水,只剩房贷。”这句话来评论7月信贷数据再合适不过——信贷总量4636亿,其中房贷4773亿!

据央行数据,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07.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4个和2.6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同比少增1.01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减少2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0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1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5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799亿美元,同比下降16.8%,当月外币贷款减少52亿美元。

海通宏观姜超、顾潇啸等警示称:7月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636亿,环比少增9164亿,同比少增1.01万亿。其中居民中长贷新增4773亿,虽回落但仍处历史高位,房贷占信贷的比重已突破100%!

除了房贷比重数据,另一个数据反映出实体经济“冷”而房地产“热”的“残酷”现实——M1与M2剪刀差。

7月,中国M2货币供应同比10.2%,预期11.0%,前值11.8%。M1货币供应同比25.4%,预期24.0%,前值24.6%。M0货币供应同比10.2%,预期7.0%,前值7.2%。

按人民银行口径:M0 = 流通中的现金;M1 = M0 + 非金融机构活期存款;M2 = M1 + 单位定期存款+ 居民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其中,“其他存款”主要指证券账户保证金存款,以及其他机构的存款。

机构普遍认为,M2增速下滑明显,居民、非金融性企业存款锐减是主因,M1快速上升反映企业囤积资金,大量资金没有出路,未流入实体经济。基于资金主要流入房地产市场,M1与M2剪刀差扩大的背后,反应了经济“冷”房地产“热”的现状。

次贷危机以来,M1与房地产相关性明显加大,显示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依赖增强。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M1增速与房价环比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每一次M1的大幅上升或下降,均对应着房价环比增速的明显变化,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与M1增速相关系数达0.67。









为何M1上升与房地产景气度高度相关?国泰君安[0.00%]分析师熊义明解释称,商品房销售是企业存款的重要来源。居民购房后,资金流入房企变成企业存款,本轮商品房销售额大幅提高与企业存款改善速度基本一致,而企业存款与M1密切相关。此外,商品房销售体量大,波动剧烈,对M1的影响大。

此前国泰君安任泽平评论当前M1、M2剪刀差扩大时称,本轮M1大幅上升而M2平稳,意味着企业主动投资和加杠杆意愿不强,导致M2未跟随M1回升,经济小周期回升但基础不牢、幅度有限,受制于产能过剩通胀温和,不会高通胀,货币政策不要误判和收紧。本轮M1大幅上升而M2平稳,与1997和2000年前后相似,宏观背景均是经济衰退、产能过剩与温和通胀或通缩,而在M1、M2同时上升的2003、2007和2010年,经济强劲通胀高企。区别在于,M1上升能否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和M2。当前M1大幅上升但民间企业投资意愿不强,虽然政府和房地产投资回升,但制造业投资和民间固投增速均下滑。

7月金融数据另有一项也值得注意——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尤其是对非金融企业的支持。

据央行统计,7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87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2632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550亿元,同比少增1340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401亿元,同比多减268亿元。7月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减少2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0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1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76亿元,非金融企业部门罕见负增长。

【背景新闻】中国7月经济数据暴跌M1、M2剪刀差创新高

8月12日,据央行公布,中国7月M2货币供应同比10.2%,预期11.0%,前值11.8%。中国7月M1货币供应同比25.4%,预期24.0%,前值24.6%。中国7月M0货币供应同比10.2%,预期7.0%,前值7.2%。

中国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人民币,预期8500亿元人民币,前值13800亿元人民币。中国7月社会融资规模4879亿元人民币,预期10000亿元人民币,前值由16300亿元人民币修正为16293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7月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减少2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0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1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76亿元,非金融企业部门罕见负增长。

海通宏观姜超、顾潇啸等点评称:信贷跳水,只剩房贷。

①新增社融大幅回落。

7月新增社融总量4879亿,不足6月新增量的三分之一,同比少增2632亿。其中对实体贷款新增4550亿,同比少增1340亿;表外融资中,委托信托贷款同比正增长,票据监管导致未贴现汇票同比多减1805亿;企业债净融资仅2188亿,同比少增644亿,主因到期偿还量回升。

②信贷跳水,仅房贷高增。

7月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636亿,环比少增9164亿,同比少增1.01万亿。其中居民中长贷新增4773亿,虽回落但仍处历史高位,房贷占信贷的比重已突破100%!非居民中长贷新增1514亿,环比少增2591亿,虽然7月地方债发行降至约4000亿,债务置换对信贷冲击减弱,但6月冲量过度透支储备项目,再加上经济低迷,信贷季节性回落。

③M2增速大降,M1再创新高。

7月M2由上月11.8%大幅回落至10.2%,主因信贷大降、财政存款高增,且去年救市行动导致基数偏高。当月人民币存款新增仅5071亿,环比少增近2万亿,其中缴税等季节因素导致财政存款由减转增至4882亿,而企业存款大减3062亿。当月M1增速继续攀升至25.4%,反映企业资金充沛,但投资意愿偏弱,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

④考验中性货币政策,宽松预期重现。

央行在二季度货政报告中指出,仍会关注房价上涨、洪灾和预期对通胀的影响,且强调降准对汇率的潜在冲击,预示货币政策短期将趋于中性。但7月投资、消费均走弱,外贸继续萎缩,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加之近期通胀显著回落,意味着中性货币政策面临考验,宽松预期重新升温。

招商固收孙彬彬、高志刚点评称:

①7月M2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10.2%,非银存款的基数效应较大,剔除非银存款后M2同比增速为11.4%,信贷派生存款减弱是另一重要因素,分存款类别来看,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新增规模继续高出历史同期均值,财政存款增加4882亿,财政支出力度偏弱;

②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不及市场预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降至12.9%,从贷款类别来看,主要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4773亿,反映银行对按揭贷款投放继续保持相当力度,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514亿,但短期贷款下降2011亿,在地方债务置换规模较小的背景下,反映银行对企业信贷投放仍然较为谨慎;

③7月社融余额同比增速降至12.1%,社融新增4879亿,未贴现票据大幅减少5122亿,创历史最高降幅,票据风险明显影响银行开票积极性,债券融资规模回升至2188亿,股票融资1135亿,直接融资能力继续提升;

④货币信贷双双低于预期,银行贷款投放谨慎是主因,未来疏通货币向实体传导仍是央行重要任务,货币政策继续维持稳健概率较大。

一、广义货币增长10.2%,狭义货币增长25.4%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9.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6个和3.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4.29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8个和18.8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3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当月净投放现金457亿元。

二、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外币贷款减少52亿美元

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07.14万亿元,同比增长11.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4个和2.6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同比少增1.01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减少2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0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1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7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5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799亿美元,同比下降16.8%,当月外币贷款减少52亿美元。

三、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71亿元,外币存款减少107亿美元

7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51.04万亿元,同比增长9.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46.75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4个和3.9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5071亿元,同比少增1.6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224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3062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88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636亿元。月末外币存款余额6454亿美元,同比增长0.8%,当月外币存款减少107亿美元。

四、7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12%,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09%

7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81.0万亿元,日均成交3.86万亿元,日均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长45.0%。其中,同业拆借、现券和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分别同比增长68.3%、40.0%和43.1%。

当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12%,比上月低0.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6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09%,比上月低0.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66个百分点。

五、当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4647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075亿元

2016年7月,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506亿元、1141亿元、1013亿元、1062亿元。

初步统计,2016年1-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0.30万亿元,同比多7529亿元。7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87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2632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550亿元,同比少增1340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401亿元,同比多减26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775亿元,同比多增638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10亿元,同比多增11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122亿元,同比多减180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2188亿元,同比少64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135亿元,同比多520亿元。

初步统计,2016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48.38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0.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66万亿元,同比下降23.7%;委托贷款余额为12.23万亿元,同比增长22.5%;信托贷款余额为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1%;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4.06万亿元,同比下降38.5%;企业债券余额为16.63万亿元,同比增长29.8%;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5.25万亿元,同比增长24.3%。

从结构看,2016年7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7.9%,同比高0.8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余额占比1.8%,同比低0.8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8.2%,同比高0.6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3.9%,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2.7%,同比低2.3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11.2%,同比高1.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5%,同比高0.3个百分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8-16 18:20:14 |
农村还有那么多人想着进城,中国真得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了
还有2亿人要在城里住,相当于新增两个日本的房地产市场规模,怕个毛线
崩盘了又怎么样?大家都到大街上打地铺?
发表于 2016-8-28 19:41:35 |
yaoz661982 发表于 2016-8-6 19:06
中国每个省相当于别的一个国家,所以中国房市,可以按按省来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就湖北来说,全省总 ...

中国各省差别很大不能一概而论,应该针对每个省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而大城市的房子就是资源分配的门票!
发表于 2016-8-28 21:36:08 |
瓦塔西瓦 发表于 2016-8-6 00:52
放120个心 我们跟日本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人家有世界先进的制造业和科技,中国有钢铁水泥呗!
发表于 2016-8-29 08:42:06 |
JackWilShere 发表于 2016-8-8 01:11
深圳前几天放松限购,暴涨了1,2倍跌了一点点就受不了了,危机这次是真的有点预兆了,看评论有种狼来了的感 ...

看了半天这一个是说得唯一有点接近事实的。。其他的都是鬼扯,就别讨论了,那些说什么远不到泡沫的,我都笑了。。7月份全国信贷4000多亿,全部是房地产,工业贷款仅仅几十亿。。一个没有工业支撑的房地产不是泡沫? 我笑了。。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2 09:11 , Processed in 0.07451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