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19年5月31日武汉周末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31 12:41:51 |
卡卡的爸爸 发表于 2019-5-31 12:00
曾经在那里工作过,历史牛逼,现在只能呵呵,反正很庆幸自己走出来了,即使累点

楼主是有故事的人。
发表于 2019-5-31 13:11:46 来自手机 |
目前把高架桥上的标线刮了重新划,然而效果适得其反,原来好好的路面变得很难看,而且表层的沥青都被破坏了。这不是在美化,而是在毁路。难道没有人管管这个事?武汉的颜值高的路本来就不多,还被这样糟蹋。说实话,真的很忧心。
发表于 2019-5-31 13:20:27 |
华中科大与光谷再度携手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19-05-31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5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邵新宇、校长李元元等校领导和10多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到访东湖高新区,与武汉市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汪祥旺,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平等高新区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座谈。
  双方就进一步增强科技引领作用,协调解决华中科技大学长远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以及服务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双方表示,将携手深度融合,在奋力开创中部崛起新局面中承担更重要使命,共同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邵新宇对东湖高新区长期以来对华中科技大学发展和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双方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华中科技大学优势资源,一如既往地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国际化高地,促进双方在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与培养等重点领域融合的高度与深度。
  汪祥旺感谢华中科技大学30年来始终与东湖高新区一路相伴、唇齿相依、紧密相连,华中科大之于光谷,犹如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他表示,东湖高新区将不忘初心,希望携手华中科大,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并希望双方用务实和创新的办法协调解决影响华中科大长远发展的具体问题。
  李元元介绍了华中科大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据悉,为早日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该校一方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勇登世界科学高峰,一方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起引领和支撑发展作用,写好发表在学术杂志上和祖国大地上的两篇论文,学校的科技创新链条逐步完善,任务承载能力不断提升,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横向科技合作入主战场。
  陈平介绍了东湖高新区的发展情况及与华中科大的合作情况,并希望能借助华科大的科研优势,助推光谷科技大走廊建设,在“一芯驱动”战略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副校长马小洁,副校长湛毅青,**副**谢正学,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宋治平、夏亚民、关维强,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明铭,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办公室、总务部、组织部、宣传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校园建设规划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学科与发展规划办公室、基建管理处、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产业集团、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指挥部、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发表于 2019-5-31 13:32:38 |
newlix 发表于 2019-5-31 13:11
目前把高架桥上的标线刮了重新划,然而效果适得其反,原来好好的路面变得很难看,而且表层的沥青都被破坏了 ...

确实,比如二环线、东风高架,本来路上的标线还比较清晰过得去,现在刮了后原来的地方就是一大块黑斑,看起来真的有点扎眼
发表于 2019-5-31 14:01:20 |
长江大桥 发表于 2019-5-31 10:28
从统计数据来看,北京、上海位居2011-2017年青年千人引进前两位,两大城市吸引青年千人人数分别达到833 ...

明源有一个关于这几年一二线城市人口引入的报告,这个报告相对更细,并不注重人口数量,而是新增人口的教育构成,特别是中高端人才引进的比例。

报告的结论是,4大一线和杭州武汉成都,是最成功的城市。因为进入这些城市中高端人才比重最高,而这才是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

恰恰这两年新增人口数量多的中西部其他几个二线城市并不在列。

发表于 2019-5-31 14:05:01 |
长江大桥 发表于 2019-5-31 11:04
绵阳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很牛的存在。

2018年武大华科的青年千人数量都在20人以上
发表于 2019-5-31 14:06:41 |
yaoz661982 发表于 2019-5-31 11:37
万人计划,武汉也是前列。。。

这几年武汉新增的院士、青年千人、万人计划 数量都是全国第三
发表于 2019-5-31 14:07:29 |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19-5-31 14:15 编辑

抢人大战哪些城市会赢?大数据反馈的结果令人意外!

克而瑞研究中心  明源地产研究院  3天前


导读:“抢人大战”大势所趋,一线、东南沿海二线聚焦“人才争夺”,中西部及欠发达三线则停留“人口保卫战”。

2019年春节之后,各地人才政策密集出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19年4月全国共有包含常州、海口、西安、南京、深圳、芜湖、呼和浩特在内的近30城陆续出台了人才新政,降低了落户门槛,加入“抢人大战”。

事实上,早在2017年开始,成都、武汉、西安等城市便已出台和落实人才引进政策,而且效果斐然。究竟为何当前“抢人大战”会愈演愈烈,各地人才新政落地的效果如何?又会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从宜业、宜居两个维度出发,考量了就业环境、收入情况、房价水平、经济实力、基建投资、医疗资源、学习培训、运动健康、餐饮消费等9个层面,综合分析了得出了不同城市对于人才对的吸附能力。

各城市人才政策力度不均

西安、成都力度大且政策效果最佳

截至到2019年4月,据统计全国共有近30城陆续出台了人才政策,并陆续加码以加入“抢人大战”。但是各城市政策力度强弱差异较大,并且由人才政策带动的人口增长效果也各城不一。综合来看,西安、成都2城在兼具大力人才政策同时也收获了超量的人口增长,政策效果优秀。

(一)人才政策各城市间激励强弱差异较大,西安、成都力度最大

激励措施可细分为放宽落户条件、购房补贴、租房补贴、一次性现金奖励等各个方面,在这些方面各典型城市优惠力度差异明显,根据各项激励措施的强弱可大体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激励措施力度最强的城市不仅无落户门槛而且有额外优惠措施,其中较为典型的城市有西安、成都、天津、呼和浩特、苏州、南京、郑州等。

第二梯队:激励措施力度中等的城市虽然有一定落户门槛但是落户补贴丰厚,其中较为典型的城市有合肥、石家庄、福州、江门、芜湖等。

第三梯队:激励措施力度一般的城市则有较高落户门槛,其中较为典型的城市有武汉、南昌、杭州、宁波、常州、厦门等。


(二)各城市“抢人大战”效果良莠不齐,西安、成都人口新增效果最显著
从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量两个尺度来看,可以发现各城市“抢人大战”的效果良莠不齐、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各城市本身综合发展水平和人才政策力度的差异。

将各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总人口2018年增量结合起来做交叉分析可以发现,深圳、广州、杭州、郑州、成都、武汉、西安等城市无论是常住人口增量还是户籍人口增量均在所有典型城市平均线以上,这些城市在2018年吸引了足量的新增人口。宁波、天津等城市则收效不太突出,这2城仅在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其中一方面有大幅增长。

其余城市则由于自身综合发展水平或人才政策力度的原因表现平平,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呼和浩特,虽然在2018年提出了“半价买房”等强有力的人才新政,但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分别仅增长了1.1万人和2.9万人;可谓是“事倍功半”。

细化到人才政策的效果,从各城市2018年典型城市常住-户籍人口增量差来看,西安、天津、成都、武汉、苏州等城市人才政策对人口增长的效果显著,即户籍人口增量远大于常住人口增量。这些城市普遍为区域核心城市,同时出台了较强的人才落户政策,因此户籍“吸力”巨大,例如西安、天津2城2018年户籍人口分别增长了81万人和32万人。但需要注意的是,较大的常住-户籍人口增量差也暗含了一定的“人户分离隐患”,即虽然招引了大量的人才落户,但新增人口落户目的不纯,无法有效地推动城市的发展。

而类如深圳、宁波、杭州、广州等城市自发性“引人”效果明显,常住人口增量远大于户籍人口增量。这些城市普遍具有较强的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虽然发布的人才政策力度不大但依旧吸引了较多的常住人口,可谓自带“流量”。

各城市留人能力大PK
北上广深依旧是“人才高地”

武汉、成都异军突起


虽然核心一二线城市基本都出台了较为“诱人”的人才落户政策,但不同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还是不尽相同,我们从宜业宜居两个维度出发,分为就业容量、收入情况、房价水平、经济实力、基建投资、医疗资源、学习培训、运动健康、餐饮消费等9个方面,具体来看,

(一)宜业:东南沿海城市岗位需求量较大,互联网行业高等人才购房基本无压力

宜业能力主要考量的是人才能否“安居”,这与城市就业容量、收入水平、房价水平密切相关,此外高等人才也会综合考量城市未来的发展前景,因而我们选取了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投资等硬性指标综合分析。

1、就业容量:穗、宁、杭岗位需求量较大,东南、中部核心二线青睐“高等人才”

城市就业容量的大小关乎其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而高等人才招聘岗位数则直接决定了其人才新政的效果,因而我们选取了各城市新增就业人数、城镇失业率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高新科技产业提供的岗位数来综合考量各城市的就业环境。

(1)穗、宁、杭就业环境向好,新增就业人数较多而失业率偏低

从新增就业规模来看,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南京6城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均突破了30万人,这些城市基本都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外来人口众多,就业容量也相对较大;

而从城镇登记失业率来看,洛阳、北京名列前茅,分别达到了3.96%和3.90%,超出了全国3.8%的平均水平,而发达的东南沿海城市诸如广州、宁波、南京、苏州、常州、杭州城镇登记失业率均相对较低,这其中值得关注的当属广州、南京和杭州,新增就业人数较多而登记失业率则相对较少,说明本地人口吸纳能力相对较强,当前尚存在一定的就业需求等待外来人口涌入。

2)一线及杭州、南京、武汉、成都等核心二线青睐“高等人才”

此外,我们还通过第三方招聘网站统计了31个典型城市的对于“高等人才”的需求量,聚焦在金融和互联网行业,不同城市存在显著差异,大体存在如下几点特征:

首先,一线城市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四个城市对于这几类人才的需求量遥遥领先,单城市岗位量基本都维持在2.5万个以上,这点也与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大体匹配。

其次,对于高科技人才需求量较大的第二梯队为杭州、南京、武汉、成都,杭州、南京地处发达的长三角区域,近几年伴随着核心二线城市经济发展提速,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可谓与日俱增,加之上海严苛调控的“挤出效应”,一拉一推间也加速了高等人才在城市间的流动。

而武汉、成都作为中部核心城市,基本都面临“省内独大”的尴尬境况,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到人口基数对周边城市都是全面碾压,区域发展相对不平衡,这也导致了这两个城市对高等人才的需求量居高不下。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苏州、西安、长沙、合肥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对这三类行业人才的招聘岗位数维持在3000-6000个,这些城市或多或少都处于经济和产业转型阶段,新区新城的建设势必还将需要更多的专项人才,未来发展潜力十足。

而其余城市或因城镇化发展进程较慢、或因信息披露不全、或因产业结构差异等问题对金融、互联网行业招聘岗位数相对较少。

2、收入情况:东南沿海城市显著高于中西部,多数城市互联网行业工资遥遥领先

城市收入情况也是客观决定人才流向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区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往往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因而发达城市往往聚集了较多的外来务工人口,可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高科技人才逐步摆脱了地域限制,即便地处欠发达区域,整体薪资水平依旧维持区域高位。

(1)东南沿海核心一二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高于中西部,这个是显而易见的,这里不再赘述。

(2)互联网行业工资偏高,宁波、常州等城市公务员薪资可达1万元/月

此外,我们也通过第三方招聘网站统计了31个典型城市的“高等人才”工资水平,仍然聚焦在公务员、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刨除了单一偏高或偏低数据的影响,选取中位数值进行横向对比,大体也可看出以下两点:

一是城市层面来看,一方面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珠海、苏州、成都、广州等城市高科技人才的招聘工资中位数都已突破1万元/月,以长、珠三角沿海城市居多;另一方面中西部城市诸如武汉、长沙、西安、郑州紧随其后,工资中位数在0.9万元/月。

二是分行业来看,近9成城市的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工资待遇都是遥遥领先,属于三类行业之最,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宁波、常州、昆明、太原、南宁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也不容小觑,中为数基本都达到了1万元/月左右,诸如上海、宁波、常州属于长三角相对发达的片区,经济实力带动了地方公职人员薪资的稳步提升,而昆明、太原、南宁等地主要是受到了产业发展的局限,互联网、金融行业工资水平都不算太高。

3、房价水平:除北上深厦外,房价收入比均低于8年,高等人才购房能力较强

城市房价水平直接关乎外来人口的置业问题,也是人才择城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得不说,高科技人才不仅享受了各地优惠的购房补贴,且在支付能力层面也显著高于城市的其他购房群体,中长期来看,除房价趋高的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对于高新人才购房基本无门槛。

(1)深圳、厦门、北京购房难度较大,房价收入比超15年

(2)高等人才购房无压力,宁波、常州等城市公务员购买力较强

4、经济实力:一线城市GDP占比高达12%,常州、珠海等人均GDP排名靠前

5、基建投资:东、中部核心城市投资额领先,武汉、郑州等地均投资额较大

(二)宜居:东南沿海健身、娱乐配套丰富,受人口基数影响医疗、教育资源紧张

1、医疗资源:郑州、石家庄、太原、昆明等城市人均医疗资源相对丰富

2、学习培训:郑州等中西部高考压力较大城市人均教育资源偏多

3、运动健康:一线城市因人口素质、消费水平等因素,健身机构数量领先

4、餐饮消费:北京、上海、南京人均餐饮消费均超50元,东南沿海次之


三)留人能力评估:一线及武汉、成都吸引力较大,杭、宁、苏等城市留人能力次之


究竟在这一轮的“抢人大战”中,哪些城市对于高等人才吸引力较大,留人能力最强呢,我们综合考量了就业容量、收入情况、房价水平、经济实力、基建投资、医疗、教育、运动、餐饮配套数量等多重指标,给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梯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北上广和中部核心二线城市成都、武汉,除北上广因房价过高,购房压力相对较大之外,其他城市在宜居宜业各项考评指标的评级均在3星-4星,无明显短板。

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基建投资和配套设施方面均具备显著优势,北上广深自不必说,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人口净流入,武汉、成都作为中部大省的省会城市,“省内独大”的地位也促使其在基建投资、配套设施方面的资金倾斜比重较大,中长期发展前景较好。

第二梯队以东南沿海和中部的核心二线城市为主,诸如深圳、杭州、西安、南京、郑州、苏州、天津、长沙、宁波、合肥等,这些城市各项指标的表现基本位于中上水平,宜居宜业能力的9个方面评估至少存在2-3项短板,西安、郑州、苏州、天津、长沙、宁波、合肥在高等人才的就业容量方面明显不足,产业结构有待升级,就业容量制约了大批高科技人才的涌入。

而西安、南京、郑州、苏州、长沙、宁波、合肥在运动健身的配套数量上也较为紧张,居住舒适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三梯队主要集中在一些长、珠三角区域的三四线和中部欠发达城市,诸如南昌、常州、福州、洛阳、厦门、珠海、呼和浩特等,这类城市除房价水平偏低,人才购房压力相对较小外,其他指标表现均不占优,主要是受到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制约,整体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即便出台较为优惠的落户新政,短期效果也不会太大。

第四梯队则是留人能力相对较弱的一些城市,以芜湖、海口、江门为典型代表,这些城市因城镇化进程较慢,与发达地区尚有差距,除房价较为“亲民”外,其他方面基本都处于弱势地位,整体对人才的吸引力较为有限。

总的来说,“抢人大战”大势所趋。东、中部核心二线人才吸引力较为显著。
发表于 2019-5-31 14:09:43 |
O9O 发表于 2019-5-31 09:13
拆除限高架,是把硬件设备一管了之的粗放思维转变为动态常态、综合考量的精细化管理思维。把“不动脑子 ...

哈哈哈,这个拆除只是暂时的,只是因为某某会,过了以后就会加上去的
发表于 2019-5-31 14:11:51 |
蓝天之吻 发表于 2019-5-31 14:09
哈哈哈,这个拆除只是暂时的,只是因为某某会,过了以后就会加上去的

我觉得对渣土车、大货车管理不好的话,到开会之前这几个月就可能把高架桥不少地方压坏
发表于 2019-5-31 14:15:11 |
Ryo 发表于 2019-5-31 13:32
确实,比如二环线、东风高架,本来路上的标线还比较清晰过得去,现在刮了后原来的地方就是一大块黑斑,看 ...

我在想,为啥不能再之前的线上描深一下就好了,无语
发表于 2019-5-31 14:17:12 |
Ryo 发表于 2019-5-31 14:11
我觉得对渣土车、大货车管理不好的话,到开会之前这几个月就可能把高架桥不少地方压坏

之前交管部门只是给各企业开会,开会的结果是擅自闯行的一律ju留,但是好像管理没跟上
发表于 2019-5-31 14:26:02 |
本帖最后由 巴山楚仁 于 2019-5-31 14:27 编辑
yaoz661982 发表于 2019-5-31 14:24
那个常住人口增加人次排名都是统计局玩的花样,鬼把戏


以前在杭州版也看了一个一二线城市中高端职位的表格。四大一线+杭州是前五,后面的就是成都武汉。然后是南京重庆。相比之下,杭城与第四接近,蓉汉宁接近,渝州差距较大。
发表于 2019-5-31 14:28:39 |
长江大桥 发表于 2019-5-31 13:20
华中科大与光谷再度携手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19-05-31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5月29日,华中科技 ...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副校长马小洁,副校长湛毅青,**副**谢正学,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宋治平、夏亚民、关维强,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明铭,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办公室、总务部、组织部、宣传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校园建设规划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学科与发展规划办公室、基建管理处、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产业集团、国际医学中心建设指挥部、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华科与会的单位好多啊,信息量超大!
发表于 2019-5-31 14:57:39 来自手机 |
本帖最后由 uuuqqqt 于 2019-5-31 15:10 编辑

有人提c2,差点忘了这个频道,原因;那个成都省川味播了几个月(观众又没回响,这得多大能耐和人脉才行啊),现在看怎么还在播(放了这么久,这算不算病态啊)烦,弃频道几个月有余,第一财经的app 也弃之,怕它过度收集。现今就在网看东财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6 16:30 , Processed in 0.06855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