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1800|回复: 33

[京江城事] 传闻惠建林将担任镇江市委书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4 23:31:08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朝伟哥 于 2017-3-25 08:16 编辑

去年1月起担任苏州市长的曲福田,已于上周末赴泰州候任该市中共市委书记。

江苏省委组织部本周三(22日)发布干部任前公示,曲福田和淮安市委副书记兼市长惠建林,两人均拟任设区市市委书记。李亚平和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丽新,两人均拟被推荐为设区市市长人选。上述干部任前公示至下周二(28日)截止。

据坊间传闻,惠建林预计担任镇江市委书记,蔡丽新则有望出任泰州市长。(《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顾功垒报道))

惠建林,现任淮安市委副书记、市长。男,1964年2月生,汉族,江苏苏州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199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7月参加工作。拟任设区市市委书记。

选取了他个人履历一部分:
2006年06月,任苏州市平江区委书记
2011年10月,任常熟市委书记、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副厅级)
2015年6月,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发表于 2017-3-24 23:43:51 |
本帖最后由 年年有余 于 2017-3-24 23:45 编辑

应该就是了。天天吊盐的终于走了,吊了两年的盐估计咸的齁死了吧。。。

来个了务实的,已经习惯了不会呆太久,只要能给镇江带来点突破就行,比如区划调整或者地铁什么的。只要踏实的干,再过两年高升到省里的时候,镇江人民会真心祝福你的。
发表于 2017-3-25 01:06:34 |
个人觉得惠比夏要靠谱点,毕竟早年一直从事的是建委方面的工作,在苏州有过区委书记的履历,有地方从政经验,相比于一个毫无地方从政经验的扬大书记应该要强得多得多吧,吊唁书记好走不送……
发表于 2017-3-25 01:11:37 |
镇江前任朱市长就已经说过,镇江从来不缺乏骨气就是缺乏勇气,镇江其实应该大手干起来,大幅度的框道路,把主城区和大港那片尽量的多框起来,当年无锡滨湖区框道路,几乎全部框没了,前期放在那里长草,没人问,随着拉投资拉发展,借助太湖的环境,那里几乎半饱和了,镇江此时此刻需要的就是那股干劲,不要低估自己的实力,先把自己的框架打起来,然后再进行发展后期,目前来看,镇江这个几年,我观察过,卫星地图显示,镇江的城市框架新增不是很多,但是大港新区那里建设了不少道路,镇江的官塘和润州那里其实应该框框了,很多还是空地,最好把丹徒官塘以及大港区域再形成一条路带,链接起来,之后慢慢的区划调整,能不能再和丹阳城区对接,这样镇江城区就非常的大了,我敢说,省内这样的条件不多了,镇江是后起之秀。
发表于 2017-3-25 01:16:42 |
我没有否认苏锡常的实力,但是苏锡常最擅长的就是新增城市框道路,前期没有预计发展的后果时候,其实都是框很多的道路,看下常州新北区当年什么样,现在什么样,苏州工业园区当年什么样,现在什么样,无锡滨湖区当年什么样,现在什么样,镇江需要大手干,大胆干,不要顾及后果,而是把土地资源都利用起来,把魄力展现出来,现有道路再有城市,只有镇江的城区框架大了,以后发展都不是问题。
发表于 2017-3-25 01:24:06 |
扬中二桥2002年通车时候,我第一次去常州,当年也没有好路去常州,即没有高速也没有二桥,二桥通了去了常州,最早常州新北这个词还很新,薛家那里也没有成什么气候,但是常州新北却造了很多的路,薛家当年空空的,但路框的不少,去的时候,第一让人觉得就是常州的交通好,路很宽阔。再过10年去看看,新北真的太厉害了,薛家全是工业区,新北区也成为了常州的市政府所在地,高架桥也搞起了,当年龙城大道也没有高架桥,现在常州高架已经形成一圈了
发表于 2017-3-25 08:42:30 来自手机 |
新书记第一年肯定是要调研的,操作规范
发表于 2017-3-25 08:43:19 来自手机 |
听说大卫茂开工了?为什么没有上专题?
发表于 2017-3-25 11:02:50 |
惠是红三代,看他的履历就看出来了,如果能顺利入主镇江市委书记的宝座,已经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希望是又一个“张卫国”,毕竟都是苏州人
发表于 2017-3-25 11:43:12 |
要是真这样就太好了
发表于 2017-3-25 17:00:04 来自手机 |
大卫茂开工了?没有听说也没有看到呀!
发表于 2017-3-25 22:02:11 |
西京 发表于 2017-3-25 01:24
扬中二桥2002年通车时候,我第一次去常州,当年也没有好路去常州,即没有高速也没有二桥,二桥通了去了常州 ...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常州人,这十年,最要感谢范燕青、王伟成、阎立这些领导,真正把常州的框架拉大。
记得当初常州搞高架的时候,多少人反对,现在都觉得高架太窄了,最好再宽一点。
发表于 2017-3-25 22:40:43 |
慕容小贝 发表于 2017-3-25 22:02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常州人,这十年,最要感谢范燕青、王伟成、阎立这些领导,真正把常州的框架拉大。
记 ...

常州的高架已经很不错了,相当于上海的水平了,设计的也很科学合理,走在上面高度也很震撼,高架桥这么高,我是第一次走过,胆小的人还很恐高,我第一次就不适应,毕竟没有开过高架桥。当年我很小时候去常州恐龙园旅游,以前常州的路框的就很多,每次去,家人都议论常州以后不得了,路框了这么多,密密麻麻的,如今再去常州,常州已经饱和了,当年如果没有先预计建设这么多的路,常州现在再进行拓展,规划就很难办了,遇到很多拆迁问题,常州在10年前就已经想到了今天,实在佩服常州的领导和常州人的聪明才智。
发表于 2017-3-25 22:46:54 |
慕容小贝 发表于 2017-3-25 22:02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常州人,这十年,最要感谢范燕青、王伟成、阎立这些领导,真正把常州的框架拉大。
记 ...

常州不仅高架先进,高架底下的道路也很好,没有一点补丁,绿化里面还种着鲜花和爬山虎,每个细节都做的不错,东吴大道一路过去全是蔷薇和玫瑰花,四季都在开放。如今常州新增框架也不减,西太湖靠近金坛那里,我有次去花博会,那里全是框的路,面积都不亚于扬中的城区,虽然那里还在发展,以后再过10年,那里又是发达城市区,武进和春江周边,常州都在框道路,所以借此常州这些经验,镇江需要学习,镇江现在还不够大胆,徐州和盐城都学习了苏锡常的框道路,现在城区变得很大,旧城区暂且搁置,都在发展新城,拆迁工作就很简单。
发表于 2017-3-26 00:37:47 |
镇江的领导眼界一定要开阔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5 16:27 , Processed in 0.08497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