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486|回复: 0

我国时速350公里动车组下线 行驶途中可预报地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9 12:43:52 | |阅读模式
发表于 2015-7-1 10:29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6月30日下线,并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形试验基地正式展开试验工作,这标志着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外观上,30日下线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与平时乘坐的动车组差异不大,但车头的线条更加流畅,也可以再减少5%的阻力,这也为列车进一步提速预留了空间。“像这样的动车组,如果有需求,按照400公里的时速运营也是可以实现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说,中国标准动车组综合了中国、欧盟、日本高铁列车体系的优点,突出了对高温差、高海拔、长距离运输需求的独特适应性。
  刚下线的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在原动车组的基础上,对安全性能做出进一步提升。据悉,时速350公里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带有地震预报和减灾系统、前后车追踪距离紧急预警系统。“前行车、后行车和本车之间的距离小于最小距离时,系统会启动报警;而地震预报和减灾系统则会发射纵波,观察传导到线路的时差及时报警,提醒司机降速。”何华武说,地震以后,由于轨道可能形变,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面临脱轨风险,而新下线的动车组所配的安全装置可以使列车脱轨不脱线,让车卡在轨道上不侧翻,增加了列车的安全度。
  对于旅客来说,能够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中国标准动车组整车安装了无线网络系统,乘客可以免费上网。此外,乘坐空间也更宽敞,二等座椅的间距由之前的98厘米增加到102厘米。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了适应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环境和条件的复杂多样,自2012年开始,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下,国内有关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产学研结合、协调创新,开展了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该项目2013年12月完成总体技术条件制定,2014年9月完成方案设计,2015年6月新车下线。
  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下线和试验验证工作,将为我国动车组实现全面自主化、标准化打下坚实基础。按照要求,列车在安全运营60万公里后,才能正式上线运营。下一阶段,中国标准动车组将在大西客专原平至太原高速综合试验段进行试验验证和优化完善。
  截至目前,我国铁路投入运营的动车组已有1900余组,居世界首位,累计运行里程超过27.7亿公里。(曹政)

  来源:中国广播网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5 19:28 , Processed in 0.098012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