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布雷特

唐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3 09: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3 12: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3 12: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3 12: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3 12: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3 12: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4 15: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山城建进步还是挺大的,GDP高也不是白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7 22: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山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80年代重建的一座工业城市城建真的很一般,完全不像个大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7 22: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ysj820216 发表于 2020-11-17 22:50
唐山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80年代重建的一座工业城市城建真的很一般,完全不像个大城市。

因为八十年代重建的标准是按照70年代风貌重建,某人来震后的唐山一趟说“不要搞百废俱兴”

所以这就很好解释,为何我唐的城建追不上震后新唐山同岁的深圳十分之一了。

而且唐山城市重建资金是免交中央财政五年换来的,没有内外援,继续上缴省财政。

知乎上有我一篇文章,唐山城建为什么差,出处都有列,今天太晚我懒得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7 22: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ven 于 2020-11-22 13:21 编辑
brkahn 发表于 2020-11-14 15:45
唐山城建进步还是挺大的,GDP高也不是白高的


谢谢朋友抬爱,唐山近十年除了世园会外,基本都是小进步、微进步、小微进步,这一点我唐市民还是很清楚的。

至于GDP没白高,更多反映在各县、沿海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8 09: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底子还是在的,期待快速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18 10:4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转发好友街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2 13:1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益民大厦 于 2020-11-22 13:24 编辑

【新世界与新体育场同框】这个角度看150m+的新世界实在是很出挑,如果为了丰富天际线的话,我唐还要再添一些超高比较好。 大家猜猜这是在哪里拍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2 13:2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的清楚一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2 18: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ysj820216 发表于 2020-11-17 22:50
唐山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80年代重建的一座工业城市城建真的很一般,完全不像个大城市。

我找到了原文,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06年第29期,也就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

1983年任唐山建委副主任,1988年开始在唐山规划局任局长的韩继忠回忆说,1982年XXX到唐山视察,在唐山转了一圈,认为“这个城市太大了,300万人也用不完”。1982年,国民经济全面实行收缩方针。节省投资是当时最主要的精神,重建唐山的预算也从25.7亿元有所下降。很多细节上都在收缩,比如,地震后对建筑标准的强调,一些大型建筑的地基原本需要打桩,然后将整体建筑建立在这些铁桩上,这样,建筑会异常牢固,后来为了省钱,就改用10吨重的钢板将地面砸实,在上面直接盖建筑。一栋楼就可以省400多万元。1982年1月的《唐山市恢复建设贯彻收缩方针的调整方案》,奠定了现在唐山市的基本格局:控制中心区、缩小新区、利用路南区,原计划从路南区迁出的企业,由79个减少到了9个。

  “原来路南区我们是打算完全放弃的,1982年变成利用,这样,丰润新区就要压缩了,原来规划的新区是20多万人,后来变成10多万人,丰润新区在新唐山三足中的位置事实上也下降了。”韩继忠说,“丰润新区压缩,意味着唐山老城的人口就要增加。最早中心区规划的是20多万人,1982年调整为32万人,1986年就变了40万人。地震前中心区的人口是16万人3000户,之后就一路飙升,现在已经有120万人了。”

  1986年,唐山第二次调整规划这个问题第二次被提出来,韩继忠说:“当时唐山第四任市z负责这件事,有天晚上他的秘书很急地给我打电话,说LD认为唐山应该往大城市规划,至少应该按照300万人口来考虑,让我想一想,拿出个方案来。”

  “1988年,唐山的第五任市ws记又重新提到这个事,说唐山再这么建不行,要想办法把它纳入首都规划圈,要向国际化、现代化的都市发展。让我们规划局做做文章。”韩继忠说,“我记得,1990年左右,《唐山劳动日报社》头版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唐山的一些指标跟新加坡有些相似,比如,工业基础、沿海港口,要往国际化方向发展。这基本上是当时市W市ZF关于唐山发展方向的态度。我们压力就很大。规划局开了几次会讨论了很多次。我又找当时国家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郭德驰请教。我问他:‘唐山具不具备建成国际化现代化大城市的条件?’他回答说:“不可能,能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就不容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0 19:42 , Processed in 0.07830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