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eizeTheDay

[泉城风貌]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Citywalk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2: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来。王府池子大家已经都很熟悉,在此不再赘述,我觉得王府池子——起凤桥这一片是整个芙蓉街片区的精华所在。简要摘一段网上的介绍:
濯缨泉属珍珠泉群,北魏《水经注》中称濯缨泉为“流杯池”,金代列入72名泉。因其曾在德王府院内,故民间俗称王府池子。后来清军攻占济南后,废德王府改巡抚衙门,将王府池子划了出来,至此流落到民间。濯缨泉泉池石砌,石栏护岸,有泉眼数十处,串串水泡自池底缓缓升起,层出不穷,水面阔达600余平方米,浅处淙淙有声,深处静默不语。南侧观赏区立黑色大理石泉碑,东西两侧民居斑驳沧桑,墙根浸在泉水里,青苔密布。
“东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庙。”是人们对济南老城中心街道的俗称,由此可见,王府池子蕴含着漫长的历史风云,记载着质朴百姓与家世显赫者的聚散离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2: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府池子西侧是一栋造型很有特色的二层小楼,地基全由青石砌成,高大而有气势。这栋楼应该没有名称,但却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2019年以“王府池子街西侧传统建筑”的名称入选济南市第二批38处历史建筑名单。该楼建筑年代早于民国17年(1928年),双坡小青瓦屋顶,其门窗特点突出,二层窗户为半圆形拱券的西洋形式结构,一层窗户则为传统结构,被列为Ⅱ类保护,即采用维修、改善的保护方式,不得改变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部位、材料、构造、装饰,除此之外的其他部位可根据保护和利用的要求适当改变,但不得损害核心价值要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2: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王府池子拐出来行至北岸,便是著名的张家大院,看院门口这些牌子,BUFF叠得满满的,只说一个,张家大院是济南市第一批24处历史建筑之一,编号:JN-01-001。
张家大院建筑面积136.98平方米,北屋是其家族中现存唯一一座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属山东传统民居建筑。
张氏先祖曾是“明德王驾前带刀指挥”,公元1467年随德王朱见潾来济南后,就世代在这里居住。1668年(清康熙年间)张氏家族的先人张国泰购置了以王府池子南北河中心为界向北至起风桥,西以河中心为界向东至魏家胡同,作为张氏家族的宅基地,至今已有350余年历史。
张氏家族世代傍泉而居,以泉为生,取泉水做饭,用泉水洗衣,担泉水烹茶,汲泉水沐浴。濯缨泉水从西北侧流出,在户家穿行,流到曲水亭街,然后汇入大明湖,是如今人们体味济南老城风貌的极佳去处,也是对小桥、流水、人家,家家泉水的最好注释,俨然是隐藏在济南闹市中的一个“世外桃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3: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院中至今仍可见嵌在墙中的石制牌匾,上书“张宅,土地贰亩陆分柒厘捌毫,康熙贰拾玖年叁月贰拾壹日”,即公元1690年。该文字的来历和作用,有懂行的朋友可以讲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3: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家大院对面的知鱼泉。
知鱼泉名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亦著录,称“知鱼池泉”。位于济南王府池子街6号院内,原为官宦府邸中的泉子。
《续修历城县志》中李图《知鱼泉》诗称:“旧闻开府邸,中有知鱼泉。不见众生处,赤䙌过百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8 14: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SeizeTheDay 发表于 2023-12-17 21:14
前几年济南本地媒体搞“民谣济南”活动,天南海北的济南籍歌手也创作了大量关于济南的优秀歌曲,其中《济南 ...

第一次知道歌词里的含义,让老宅子的样貌更加立体。感谢楼主 普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4: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至王府池子街北端路东,邻近起凤桥街的路口有一眼精致方正的泉水,就是著名的腾蛟泉,泉池呈长方形,深1.5米,以青石围砌,该路口是打卡拍照的绝佳地点。
腾蛟泉为济南珍珠泉泉群的21处泉池之一,在新评出的七十二名泉中位列第二十三泉。旁边东墙上嵌有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举人、历城人李僴于丁卯年(公元1867年)题写的“腾蛟泉”名刻。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著录,并云“曰腾蛟,如蛟之得云雨而飞腾也”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5: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沿起凤桥街西行,路南有一处整洁端庄的门楼,这就是起凤桥街4号院,至今仍有人居住。和大名鼎鼎的网红起凤桥街5号院相比,4号院可能名声略逊,但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从其住户来讲,都值得大书特书,且听我慢慢道来。首先看建筑本身,该院建于清代,目测至今仍保存完整。济南老城内的清代院落已不多见,4号院在2018年入选济南市第一次历史建筑普查名单,位列历下区第一位,编号MJ-LX-01,2020年12月被历下区人民**列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7: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说住户。以下内容综合网络,主要出处《古船修复匠人尚津济与他的“船”奇故事》(齐鲁壹点记者王诗玥)。
济南老城的王府池子大名鼎鼎,其北侧不远就是腾蛟泉,在这个名泉旁边的起凤桥街4号院,住着一位古船修复匠人尚津济。尚津济今年70多岁,从事古船修复已有20余年,据他介绍,4号院是他岳父年轻时买的,距今已近百年。
尚津济老家在天津,在济南化工厂工作至1999年冬天,后来曾参与长清双乳山汉墓的修复工作。2007年,他真正开始做模型,到现在为止他制作的古船模型有几十条,修复的古船也有十几条,目前大部分作品都送去了博物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8: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提到,起凤桥街4号院是尚津济先生的岳父年轻时买的,而尚津济岳父的长子就是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穆扬(原名杨竞武),4号院更出名的就是其为穆扬故居。
穆扬,1926年出生于起凤桥街4号院,在济南完成了小学、中学教育,后在北京读书时参加进步学生运动,为了家人安全改名为“穆扬”,意为让自己和后人谨记本姓为“木”字旁的“杨”。
1946年4月,在组织安排下穆扬到张家口正式参加革命。1948年6月,华北《人民日报》创刊,穆扬即投身进来,从此一生都在人民日报工作。
1977年,穆扬作为《人民日报》驻会记者,全程参加了当年第二次全国招生会议,并组织座谈,撰写内参抨击“两个估计”,对恢复“择优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拨乱反正的历史大潮中写下了精彩的一笔,他为恢复高考制度做出的贡献应该被历史和人民铭记。
“穆扬泉”位于4号院内西北角墙根下,此泉原为无名泉,为2021年3月济南泉水普查时新发现的泉井,被定名为“穆扬泉”,以纪念穆扬先生。此泉外观为方形井,井内泉水清澈。穆杨先生自幼便是喝着这口泉井中的水长大的。
综合文章《济南有处“穆扬泉”,其主人曾因推动高考恢复“择优录取”而闻名全国》(海报济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8: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SeizeTheDay 发表于 2023-12-18 17:58
接下来说住户。以下内容综合网络,主要出处《古船修复匠人尚津济与他的“船”奇故事》(齐鲁壹点记者王诗玥 ...

这里提到长清双乳山汉墓,恰好我也去探访过,随手贴几张图片。双乳山汉墓即汉济北王墓,是济北国最后一代王刘宽的墓葬,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整个墓葬凿石而建,深达数十米,非常壮观,曾出土玉覆面等珍贵文物。央视有专题纪录片,大家可以看看多了解了解济南的历史。顺便说一句,济南周边的古遗址我基本都去过,有时间整理整理单独发帖,也算为宣传济南古老悠久的文化贡献点力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8: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起凤桥街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当下年轻人拍照打卡的必去之地。倚靠着起凤桥,以古朴的小巷和清澈的泉水为背景,众多年轻人身着五彩的汉服,在此留下了美好的影像。离开这片最能体现济南家家泉水的地方,走到喧闹的芙蓉街,街北头的府学文庙也已成为另一个芙蓉街必去景点。
济南府学文庙创建于宋熙宁(1068-1077年)年间。元末倾塌。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到清代多次对文庙进行修整,但基本保持了明朝文庙的规模和建筑布局。建国后,府学文庙被小学、工厂等占用,许多建筑被毁。1992年,成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开始进行大修,残存的古建筑被修复,被拆除的部分也得到复建。修复后的文庙,恢复了祭孔的功能,并成为济南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部分。
院内有很多锦鲤,夏天时在沟渠底部还有很多龙虾,带孩子来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能喂鱼摸虾,文庙是个好去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9: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人来人往的芙蓉街北端路西,有一处民宅为芙蓉街5号院,建于民国。
芙蓉街5号院的旧主人姓张,是知名当铺“人和张”的老板。当年“人和张”的生意做得很大,整个普利门向西一大片几乎都是“人和张”的产业。如今芙蓉街5号院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泉水人家特色,目前房主是“人和张”的后人,为生活在这里的第五代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9: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沿芙蓉街继续南行,在众多店铺夹杂之中有一庙宇,就是芙蓉街关帝庙。关帝庙建于清代中期,现建筑由民宅式庙门一间、正殿三间及新建的南北厢房组成。进门两侧有石碑,分别为清康熙五十九年 (1720年)《重立考棚碑记》 和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重修芙蓉街北首布政司小街东口路东关帝圣君庙碑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9: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关帝庙出来,正对着的是省府东街(即刚才碑记中提到的小布政司街),来到贡院墙根街,街东侧墙壁上有济南贡院的介绍和山东历代状元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8 11:11 , Processed in 0.073701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