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steden2019

[经济资讯] 2020年深圳南山区GDP6500亿左右增长5%左右,2025年GDP目标要达1万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9 10:44: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20-10-29 10:30
怎么会有那么高呢?

深圳如果低于2万亿,按占广东比重算需要比第二度降低0.16%,可能性不大,而且广州的占二三季度的比重基本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0: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foreverZR 发表于 2020-10-29 10:44
深圳如果低于2万亿,按占广东比重算需要比第二度降低0.16%,可能性不大,而且广州的占二三季度的比重基本 ...


这个分析很精准,但是我们不能排除一些隐性因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0: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qwertrewq 发表于 2020-10-28 08:53
深圳GDP低于上海和北京,非常正常,并不能说明深圳不好,反而幻想深圳GDP超过上海的,我觉得脑子很有问题, ...

非常同意,那些老说超过上海,说了多少年了,至少有10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1: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ahdxbz 于 2020-10-29 11:10 编辑

单位产出已经超了,可能有些人希望总量也超吧。深圳目前这么小面积情况下,比总量不对等。

现阶段,京沪总量大,深圳单产大,各有千秋,也说得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1: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gdmmlinli 发表于 2020-10-29 09:15
还脑子有问题,是你的思维搞笑了。现在的GDP统计上还不科学,说白了不准,从很多城市的GDP大幅加减可以看 ...

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太自大了,完全不了解北京上海的情况吗?经常去这两个地方出差就能感受到城市能级的差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1: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objecthuman 发表于 2020-10-28 17:07
文盲真可怕,论市值北京是不是全球第一,北京一堆央企,一个城市诞生一个大型公司就能创造大量的市值,这种东 ...

你不但没有文化而且还没脸。
市值是先行指标,也是公司质量的试金石。深圳的几乎都是本地企业,哪怕是国企央企,跟北京的政策性国有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国企是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央企虽然总部在北京,但实体在地方,税收、功能总部、投资也都在地方。这是政策决定的。一旦国资委放松对央企的管制,北京的GDP必然成倍增长,上海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你可以参考莫斯科和东京。
深圳的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主要增加值必然归于总部。市值是一个先行指标,深圳公司市值碾压上海,预示深圳以后的产业增加值将大大超过上海。
至于你说的上海各种第一,更是搞笑。行业竞争力必然反映在公司市值,上海的行业貌似强大,但是竞争力非常虚弱。假以时日必然被深圳超越。而且上海工业产值集中在金融,航运,汽车,化工,机械,烟草,计算机,互联网。多属于传统行业,看上去飞机轮船高大上,其实low的一逼。而深圳的高新技术增加值已经占工业产值的一半。
上海最强的地方其实在买办,这个深圳真的没法比,可以预见的时间也没法比。
金融、要素市场跟上海差距也很大,可是现在政策已经在发生逆转,最起码深圳不会再遭受打压。之前嚷嚷要搬去上海的招行、平安也没了动静。
深圳能不能当第一,不是你说了算,老大说了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探丨老牌名企史丹利搬离深圳,8月刚获评坚守先进制造标杆,但“没有一个人是悲伤的”

“我工作二十多年了,解散赔偿这么高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可以这么说,我们工厂没有一个人是悲伤的。”站在园区门口,一位史丹利百得深圳工厂的经理如是说。就在两天前,这家工厂刚刚被解散。

虽然头顶深圳市宝安区“坚守先进制造标杆企业”的光环,但现实中沉重的经营成本却让这家老牌美资制造企业——史丹利百得深圳工厂不得不选择离开。

三天内解散千余名员工,就地解散的工人被周边企业迅速吸纳,招工企业从南山区、东莞市甚至浙江省远道而来,大多数却扑了个空,从中得以一窥“招工难、用工荒”的境况。


(众多招工者涌入史丹利深圳工厂门口“抢人” 唐维/摄)

经营压力迫使工厂外迁

10月26日,史丹利百得精密制造(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史丹利深圳)发布公告称,随着市场整体环境的变化和行业内竞争的加剧,集团基于战略发展需求不得不重整业务资源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在经过慎重分析与讨论之后,公司股东和董事会遗憾地决定,自2020年10月26日起全面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提前解散史丹利深圳。

前述经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工厂解散后将搬去苏州与百得(苏州)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合并。“苏州的地是我们自己的,这里是租的。我们在这里有十年了,明年租期就到了,租金涨得太高,现在要38块钱一平方,根本接受不了。”


(史丹利深圳工厂所在的工业园门口 毛可馨/摄)

史丹利深圳实际上是众多制造业企业的一个缩影。它们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三来一补”的浪潮扎根深圳,近些年却受到城市发展挤压而迈出外迁的步伐。

史丹利深圳是美国企业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在华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电动工具、吸尘器及附件等产品。史丹利百得则是一家老牌工具制造商,其前身是史丹利公司(The Stanley Works),2010年,史丹利公司宣布与百得公司合并组建“史丹利百得公司”,目前位列2020财富500强第220名。

1995年,百得公司进入中国,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成立了百得(苏州)电动工具有限公司。一年后,百得与香港捷和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的深圳沙井捷和百得制造厂成立,在史丹利与百得合并后成为了现在的史丹利深圳,位于深圳宝安区的石岩捷和工业城。

工商资料显示,史丹利深圳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2019年,史丹利深圳实现营收20.2亿元,净利润1.5亿元,负债总额5.6亿元。公司缴纳社保员工数量从2016年的1778人下降到2019年的1087人。

上述经理对工厂目前的经营状况颇有自信,他表示,今年突发疫情,原本以为订单不好,但实际上是十年以来最好的一年,“现在光是前三季度就做了3.7亿美元的订单,以往全年只有3.2亿美元左右。六月到八月那段时间我都忙死了,自己都上生产线了,那时实在招不到人。”

史丹利百得总部却透露出一丝担忧。在2019年年报中,史丹利百得指出,公司与提供相同或相似产品和服务的公司,以及生产适用于相同用途的不同产品的公司竞争,这些公司或大或小,通常位于中国大陆、台湾和印度等地,它们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成本远低于美国、加拿大和西欧。此外,某些大客户也会提供与一些公司产品相竞争的自有品牌,作为较低成本的替代品。

此外,在年报中,贸易保护措施、进出口许可及与之相关的中美关系也成为史丹利百得担忧的不确定因素。

上述经理面对未来的竞争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前段时间我去出差考察,发现竟然连小米都开始做电动工具了,它们的外形非常时尚,能吸引年轻人。现在基本上是一个电器工厂就可以做我们的竞争对手,所以我在想我们这些老牌企业也应该朝这方面走一走。”

2020年8月,史丹利深圳被宝安区表彰为“坚守先进制造标杆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在宝安区现有的79万家商业上市主体和5万家工业企业中,有18家企业获此殊荣,它们被称为“扎根宝安、坚守实体经济、立高质量发展标杆”。

然而,荣誉终究敌不过现实的重量,史丹利深圳还是决定离开了。一位在园区招工的中介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像史丹利深圳这样突然宣布解散的并不多见,但近些年深圳的工厂关停外迁已经成为常态,“不外乎土地、人工成本这些原因,很多都搬到越南去了。”

企业外迁趋势早几年就已现端倪,其中有众多中小企业,还有如华为、欧菲光、立讯精密等头部公司。2019年年中提交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深圳市2018年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深圳有9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现外迁情况,约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1%,累计在深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占当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5%,企业外迁风险不容忽视。

工厂员工解散补偿进展顺利

工厂突然解散,千余名员工的补偿是首要面对的问题。多位史丹利员工及园区物业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工厂给出的补偿方案被广泛接受,并未出现大量员工不满的状况。

史丹利深圳公告称,公司自2020年10月26日至2020年10月28日与全体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在此期间,公司将提供高于法定标准的补偿方案。自2020年10月30日起,公司将依法对不愿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剩余人员单方终止劳动合同,并支付法定标准的补偿金。

上述经理称,在协商第一天,全厂一千多名员工就已经全部完成签约,其中正式工人有450名,临时工在此前已经分批遣散。“补偿方案是‘N+1’打底,‘N’按照平均工资算;另外还有工龄补贴,工作大于5年的,多补三个月、2-5年的补两个月、1-2年补一个月;如果早一天签约还有两千块钱奖励。愿意去苏州的员工也可以搬去,但现在还在谈待遇问题。”经理表示,他本人拿到60万左右的补偿,非常满意。

一位工厂作业工也对补偿方案表示满意,他告诉记者,周一来上班突然接到解散通知,然后就发了补偿协议,“我在这儿工作了八个月,拿到两万多元的补偿金,现在就在周边工厂找找新的工作吧。”

招工者超过求职者

28日早上九点,当记者赶到史丹利百得精密制造(深圳)位于深圳石岩的工业区门口时,发现道路两旁挤满了多个工厂的招工者以及人才中介,他们都是看到工厂解散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来这里招人。一旦有人拖着行李从工业区走出来,马上被大家团团围住,不过出来的人很少搭理,迅速坐上提前定好的网约车扬长而去。


(路边等网约车的离职者,旁边围了两个招工者 唐维/摄)

通过交谈得知,这些招工者来自深圳各区,以及惠州、东莞等地。一位来自东莞的招聘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工厂是做医疗相关配件的,工厂规模在200人左右,今年以来生意不错,用人需求迫切,今年以来一直在招人,但一直没补上缺口。昨天看到史丹利深圳解散的消息,今天一早就带了四个人过来厂区门口招聘,但一无所获。

“为什么招不到人?因为没有人嘛,你看路上走的人都少了很多,没有人怎么招人?其实我们厂福利待遇各方面都还可以,普工平均月薪在6000元左右。”上述招聘人员表示。

招人难,成为各位招聘人员的共同心声。现场所见,招工人员远多于找工人员。但谈及收获,都是无奈苦笑,“一个人都没有招到”。

工业园的保安,则是不断用声音驱逐招聘人员,“你们不要全堵在门口了,去旁边,如果要找工作的自己会过去,你们到这里拉人有什么用。”据保安介绍,昨天来招人的更多,路两边都挤满了,不过收获也不大,宣布解散那天,就有好几个大厂的人,直接进入厂区招人,当场就消化得差不多了。

保安的话也得到了同在一个工业区的某物流公司工作人员的确认。他表示,宣布解散当天,基本上准备继续上班的工人,就都有了合适的去处,他们公司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招了几个。他指着大量的招聘人员说,“今天才来,晚咯。”

一位史丹利深圳员工向记者表示,他已拿到2万多元的遣散费,工厂的宿舍可以免费住到下个月底,眼下并不着急找下家,准备慢慢在周边找工作。

在厂区门口,记者还意外见到一位浙江过来的老板,来挖技术团队,他正和一位史丹利技术负责人在厂门外商谈。“史丹利百得(深圳)工厂有近两千多人,主要是临时工多,临时工有1800人,这几个月已分三批遣散,正式工人450个,在宣布解散当天,政府已经组织了几家有实力的大企业,把这些人都招走了。现在收尾工作还留下了100个工人,物料运营团队还需要在深圳经营1-2年。”

该技术负责人表示,他较早得到公司解散消息,近期已接触了近十家用人企业,包括广州、顺德,以及江浙等地,还在考虑去哪家。“我手下有18个工程师,这几天已经被猎头挖得只剩6个人,你晚一天来也没有人选了。”他向浙江来的老板表示。

“我看新闻说,‘史丹利深圳工厂解散,数千人失业’,他来现场看过吗?”一位招工人员吐槽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1:56: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400+,惠州:-100+,茂名:-100+,汕头:-100+,湛江:-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1: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antilk 发表于 2020-10-29 11:51
实探丨老牌名企史丹利搬离深圳,8月刚获评坚守先进制造标杆,但“没有一个人是悲伤的”

“我工作二十多 ...

哪来的受影响,明明是用工荒。
受影响的可能主要还是餐饮服务业,昨天去了趟福永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到处在改造到处在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几年工夫,乡下已经华丽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2: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浪潮up 发表于 2020-10-29 11:32
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太自大了,完全不了解北京上海的情况吗?经常去这两个地方出差就能感受到城市能级的差距 ...

井底之蛙很多,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是高级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2: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史丹利这些制造业搬走真不是好事,空心化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2: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yonghui 于 2020-10-29 14:08 编辑
浪潮up 发表于 2020-10-29 11:32
有这种想法的人就太自大了,完全不了解北京上海的情况吗?经常去这两个地方出差就能感受到城市能级的差距 ...


连梦想都没有和死鱼有什么区别 深圳不就从渔村爬到现在亚洲前五的嘛。况且深圳被定位2050是世界标杆城市,我觉得标杆要是世界前三级别的。

另外能级不是问题,你去美国硅谷是感受不了什么能极的,稀稀拉拉的。晚上还黑灯瞎火的。

初到一个地方感受的能级基本上与这个地方的人口密度,热闹程度成正比,而这个又涉及到一个城市的规划的问题。象深圳就听不到逛街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3: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vigor 发表于 2020-10-29 11:56
中山:-400+,惠州:-100+,茂名:-100+,汕头:-100+,湛江:-40+,

深圳应该在20300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4: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秦 发表于 2020-10-29 12:08
井底之蛙很多,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是高级黑

能说出2025GDP第一的非蠢即坏,不必理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9 14: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zyonghui 发表于 2020-10-29 12:32
连梦想都没有和死鱼有什么区别 深圳不就从渔村爬到现在亚洲前五的嘛。况且深圳被定位2050是世界标 ...

某些人去了趟帝都魔都就觉得自己眼界宽了。
殊不知2000之前深圳能级都碾压这两个地方,上海歌星戴军还在沙头角当农民工。全国的经济博士深圳吸引了三分之一。全国的动漫人员大量集中到深圳。歌星影星都到深圳走穴赚钱。各大省市在深圳建驻深办,四川大厦湖北大厦什么的就是那个年代的产物。各种官二集中于深圳为了一个深圳梦.......
国贸是全国最高楼,老罗湖秒杀人民广场,地王大厦更是集地王与亚洲最高集于一身。那时候深圳的工资是北上的两倍还不止....
然并卵,不过十年间,被北上迅速追上并碾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9 03:10 , Processed in 0.082521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