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5212|回复: 26

[经济资讯] 大疆总裁罗镇华:今年销售额将达到180亿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 14:42:48 | |阅读模式
编者按:本文来自凤凰科技(ID: ifeng_tech),作者:王玄璇。36氪经授权转载。

大疆越来越大了,在全球有11000名员工,设有17个海外办公室。在这样一个体量上,仅仅靠技术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它需要一个总裁,专门管理与运营公司的具体业务,一个和它的创始人汪滔有不同专长、又有共同理念的人。

罗镇华就是大疆总裁的合适人选。今年8月,大疆宣布罗镇华出任公司总裁,负责日常运营及国际业务拓展工作。罗镇华在2015年加入大疆成为运营副总裁,负责公司采购、生产和物流。

“研发还是汪滔(大疆创始人兼CEO)管,他可以专心做他爱做又非常擅长的事,我们帮他处理掉其他很多事情。”上任四个月后,罗镇华在深圳大疆办公楼内对凤凰网科技等媒体表示,大疆的组织架构偏功能性,每个组织为一个据点,垂直发展。随着公司的成长,需要把这些据点串联起来,这就是罗镇华现在正在做的事。

罗镇华在大公司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这让他在做大疆的运营管理工作时得心应手。他拥有台湾大学工程学士学位和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工程硕士学位,曾在苹果、富士康以及西门子电信等企业工作,研发、销售、产品岗都做过。

接受采访时,罗镇华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开始主动挑起话题。他很乐于分享他在大疆做的事,如何提高物流效率、如何解决产能危机,这些故事揭开了大疆低调又神秘的一角。

初识大疆
罗镇华第一次听说大疆是因为这家公司的年终奖太豪气。

2012年年底,媒体报道深圳南山区一家公司年终奖为小轿车,那是10辆高尔夫,大疆奖励给优秀员工的。“我觉得蛮惊讶,一方面是大家没怎么听说过这家公司,二是很特别。”罗镇华回忆说。

那时大疆的名声还是在专业市场,2013年底推出了Phantom系列,同年推出了Phantom第二代,是自带相机的真正意义上第一台一体式航拍无人机,很多人从那时才开始知道了大疆。那年之后,年终奖发车也成了大疆的传统。

罗镇华当时在佛山的富士康工作。罗镇华在台湾长大,祖籍江西,后来跟着黄埔军校毕业的父亲去了台湾。在台湾读完本科后罗镇华去美国念硕士,毕业后进入了苹果公司,就像外界对理工科学生期待的那样,进了大公司,赚着美元。罗镇华在苹果写了四年多代码,后来回到台湾,在西门子工作了两年多,也是工程师。

工程师做的时间长了有点闷,罗镇华就去了宏基旗下的IT公司明基电通做产品经理,接触了产品、采购、销售、客服等一系列工作。再后来就去了富士康。在富士康罗镇华从负责一个事业处开始,到负责一个项目专案,在广东佛山做了很多事情。

那几年,罗镇华听说的这家奖励小轿车的公司名声开始大涨起来。2012年底推出Phantom系列后,大疆的销量呈直线增长。

经朋友的引荐,2015年初罗镇华认识了汪滔,那时他们也没想到日后会一起合作。另外,罗镇华觉得大疆无人机很酷炫。在外企工作了很多年,罗镇华对中国有这样好的品牌感到很开心。加之他之前做一直做代工,差不多是一进去职场就被人“嫌东嫌西”,心中也憋着一口气,大疆或许是个好机会。思考了两三个月后,罗镇华决定加入大疆。

改良物流
在职场中,罗镇华工作经验最久的岗位是事业处主管,然后是产品经理,再是研发。所以进入大疆后,罗镇华先负责运营端,要打通四个环节:研发设计、采购、制造和市场销售。

如何让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是罗镇华承接的第一部分工作。

罗镇华常说要画一个T字,那一横,是要横向打通所有环节。以往研发时,负责采购等环节的工作人员参与比较少,这可能会导致后面环节不顺畅。罗镇华强调要在做设计时,就考虑材料渠道的稳定性、生产的便利性;工场在试做时,也给研发工程师一些建议,如何设计能让组装更加方便等;采购也需要在前期就参与进来,考虑在选供应商时,未来能不能有弹性供应。之前大疆在这方面的协作经验比较少。

T字那一竖,即纵向打通一个环节,集中体现在罗镇华对大疆物流的改良上。

罗镇华进入大疆的第二天,汪滔就找他商量如何解决物流问题。客户在网上下单买无人机后,大疆会做哪些工作?主要是风控、选择发货仓库、找快递公司,罗镇华指出,这三段工作可以是并列,不一定是串列。国内物流已经很发达,没有这个困扰,国外物流的效率亟待提高,不然会对大疆用户的体验造成严重影响。

罗镇华着手深化物流团队,例如,在做风控时,就规划好在哪里发货,哪些区域用哪个仓发货、用哪家快递公司、一天取几次货、什么时候通知你去取货,优化这些流程,达到最高效率。另外罗镇华还增加了配送选项,有些用户会愿意付更多运费,他们能保证哪天送到。

经过3-4个月的优化后,罗镇华表示大疆物流效率提升了近一半。本来要10天送到的,现在3-5天就行了。

出货危机
罗镇华认为,做运营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效率成本,二是弹性。

“因为我来自于一个追求成本和效率的公司,来到这边以后我并没有完全把(提升效率)这件事情踩到底,而是要做到一个程度,然后保持一定的弹性。”

由于大疆占市场份额较大,和同行不是此消彼长、共同分一块蛋糕的关系,所以在新品发售前,很难估计用户愿不愿意买单。这时需要在追求极致成本效率的前提下,保持采购、制造的弹性,供应商的供货要有弹性,而且要签约好。

因为没有保持好弹性,大疆在2016年9月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出货危机。

2016年9月月底,大疆发布可折叠便携式无人机Mavic Pro,48小时内吃掉了原本预计两个月的备货。那时为了获取关键材料交货,上游的供应链没有工人了,大疆派了两三百名自己工厂的员工去异地供应链帮忙。连续78天,罗镇华每天在晚上10点到12点之间和项目组、采购部门的负责人打电话会议沟通每天的情况。但即使把这么多资源都投入进去了,还是无法满足市场那么大的需求。



“御”Mavic Pro

所以在11月初,大疆发布了一封《致广大“御”Mavic Pro 订购用户的声明》,说明工厂产线已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表示将全力以赴在接下来的 7 至 8 周内发货。

供应危机终于在2017年春节后解除。“那是大疆第一次踩坑里去了,真的是没想到。”

罗镇华形容那次经历是一次“打怪升级”,之后大疆花了很多时间去梳理供应商,对工厂进行升级,打通从供应端,到采购端、制造端、仓库、物流的信息。对于新品的市场预期,也逐渐变得更准确。

挖掘人才
大疆员工的平均年龄不到27岁,大疆招人的标准是“真知灼见”,能看到问题本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没有充分的调研和体验就下定论。罗镇华介绍说,大疆已经和部分大学、高中合作开设了大疆班子,从基础教育开始。大疆和学校教师合作,把技术课程编写成具体的讲义、教材,或者直接对一些老师进行培训。

另外,大疆从2015年开始举办RoboMaster机器人大赛。据报道,作为2005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的队员,汪滔对机器人十分痴迷,RoboMaster赛事的很多有意思的创意来自汪滔本人。2017年的RoboMaster就吸引了全球两百余所学校,7000余名青年工程师报名参赛。

“工程科学的人为什么不能成为明星?”罗镇华发问说。

大疆的积极推动已经得到了一些正反馈,香港科技大学就已经在录取机器人方向研究生中承认大疆的推荐信。不是通才,而是在某一方面有多钻研,也是好苗子。

行业不冷
近两年,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遇冷的观点屡被提起。不少消费级无人机公司裁员、转型,深陷改革浪潮。大疆以价格优势占领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一些初创公司很难说服投资人出钱。入局较早的3D Robotics就在2016年年底宣布推出面向建筑企业的、配有图片软件摄像机的无人机。

对于行业遇冷的说法,罗镇华认为这“有一点点错觉,不过我们还是要警惕,毕竟无人机不像手机,人手一两个。”他认为人们说的行业热,其实是资本在热,现在资本回归理性。“其实汪滔是一个不追风口不追资本的人,这个是他被贴上的标签,他自己也是如此。”

根据大疆公布的数据,2016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5%,突破百亿元,其中80%来自于消费级市场。罗镇华透露,2017年销售额将达到180亿元。

但是,罗镇华也承认,今年的限飞政策对其国内销量会有一些影响。与此同时,他认为国内需求会增长很快。

关于2018年的计划,罗镇华表示,大疆产品会走向高低两端,内部完善组织管理。招聘更多国际人才与专业人才。在布局行业级产品时,引进相关行业的人才,比如布局农业植保无人机时,招募一些农业专家。同时推动教育,从人才挖掘、培养到最终打造一个平台。
 楼主| 发表于 2018-1-3 14:43:41 |
http://10.0.0.211/?usrid=8613824 ... yqinzs7996387.shtml深圳又一家即将突破200亿的世界科技巨头
 楼主| 发表于 2018-1-3 14:50:59 |
2016年100亿,2017年180亿!2018我看要达250亿左右了
发表于 2018-1-3 14:53:36 来自手机 |
升级为世界机器人领域的巨头。就有可能成为世界500强
发表于 2018-1-3 15:10:46 |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为我军服务
发表于 2018-1-3 15:45:36 |
我也发了这个帖子,但没出现
发表于 2018-1-3 15:47:18 |
大疆这速度快得估计连他们自己也害怕!
发表于 2018-1-3 15:48:37 |
相比手机,这市场容量小,华为手机销售都过2千亿
发表于 2018-1-3 15:51:30 |
zyfox 发表于 2018-1-3 15:48
相比手机,这市场容量小,华为手机销售都过2千亿

所以大疆开始投资了,特别是和其相关的高端产品
估计未来人工智能也是其重点方向
发表于 2018-1-3 17:38:18 |
行业容量不大,壮大之后得多元化发展
发表于 2018-1-3 17:48:45 |
大疆多元化已经开始 当然不只是无人机
未来就是高端智能数字化制造及综合服务商
发表于 2018-1-3 18:36:15 |
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中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我这是不是是有点吹过头了
发表于 2018-1-3 23:20:49 |
无人机还是个小众市场,市场容量就这么大,大疆一家独占50%,已经看见天花板了。
发表于 2018-1-6 14:49:07 |
市场容量不大过几年遇到瓶颈,希望跟军方政府多合作寻求突破
发表于 2018-1-6 17:54:45 |
本帖最后由 longfei1 于 2018-1-6 17:58 编辑

大疆应该进军军用机器人领域,不光做空中的无人机军用机器人、还要做地面的军用机器人系统......深圳作为硬件之都, 做目前这种最基本的、无需太强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本质上还是以系统集成为主, 这可是深圳的最强项 !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2 01:32 , Processed in 0.09041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