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222|回复: 1

《新乡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乡总体建设规划》公示(新乡规划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3 13: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规划于2014年8月11日新乡市规划委员会的六次会议上通过评审,原则同意本规划,修改后形成现在的成果。现在将主要内容公示如下:
一、 规划性质
  本规划是一个指导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具有都市区的特征,需要对远景作出战略性的安排。规划是新乡市由大城市向大城市迈进的一次全新顶层设计,大背景是我国改革开放走过黄金30年后,在世界经济局势的共振下,进入转型发展期。无论从中心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其作为引领全市农村改革试验区和组团式发展中心区角度,规划区当前都迫切需要一次向着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契合新乡特点、既高效而又从容、睿智的发展模式的转型。
二、规划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综合的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从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等多角度综合考虑,着力打造“活力新乡、幸福新乡、美丽新乡、宜居之城和中原经济区强市” 。
三、规划主要内容
本规划通过对都市区、同城化、城市边缘区、城市郊区化理论的研究,分析借鉴柏林、库里蒂巴、新加坡等知名城市相关规划经验,最终确定新乡市规划区范围内城乡总体建设规划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一)城市发展定位与战略

通过对现状发展特征、发展核心问题及发展动力的分析,确定规划区总体发展定位为——幸福新乡:牧野明珠,中原现代田园城市。具体发展定位概括为:“一核、一城、三基地”。
针对城市定位,制定新型城镇化、大城市建设、经济转型升级和交通引领发展四大战略。
(二)城市规模预测
参考新乡市城市人口规模历史变迁的基本特征,综合分析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情况,结合区域内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流动的特征等诸多影响因素,研究预测城市规划区人口规模为:
近期(2020年):人口规模为190万人;
远期(2030年):人口规模为255万人。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大于115平方米的要调整至115平方米以内,根据城乡空间结构、城乡职能定位,综合考虑,确定新乡市城市规划区内的人均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在80—110平方米以内。村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在110—120平方米以内。最终确定城市规划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62平方公里。
(三)总体空间结构与布局规划
坚持生态维护、形态塑造;结构打造、节点提升的空间发展战略,优化贯通规划区的交通道路体系主骨架,整合规划区、统筹城乡,形成嵌套于田园生态网络中的组合型城市。
总体城乡建设空间的布局与功能结构为:“一城、三区、六镇。”
基于“生态型组合城市”空间与功能结构完成的全市用地布局规划,更加注重在整体功能分工下的“优地优用”和“有放有收”,现状基础和区位条件不合适的,对其建设用地拓展严格控制,确保:用好资源空间、特色空间;留足生态空间、潜力空间。
(四)城乡统筹的模式和发展规划
城乡空间统筹的模式分为城镇化推进模式和基于城乡功能合作的都市组团化发展模式两种,通过构建层次清晰、分工明确的都市化城乡聚落体系,建立便捷高效的城乡交通体系,推进城乡公交化,基于交通网络,建立高可达性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全区统筹的基础设施体系。
(五)产业体系结构与布局
围绕规划区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结合《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规划新乡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1+3”主导产业体系,以“现代服务”、“先进制造”和“精美家园”为三个支柱,打造品新乡经济的升级版。
1个目标:打造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新乡经济升级版;
3大主导产业:现代服务、先进制造和精美家园。其中,“先进制造”尤应成为重中之重,包括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型膜材料产业,是引领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兴战略性产业。
(六)公共设施规划
积极发展现代化公共服务业,努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层次,加快服务业向第一二产业的渗透,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级配体系,实现城市从一元化结构向多元化转变,优化文教、卫生、体育、社会设施的布局,最终将城市规划区打造成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七)综合交通规划
1、快速路布局
中心城区规划“一井一环一纵”的快速路系统,规划长度约93.9公里,网络密度达0.49公里/平方公里。
2、主干路布局规划
新乡市中心城区有主城区与凤泉区组成,规划主城区形成了“十一横十三纵”的主干路形式,规划凤泉区形成了“五横五纵”的主干路形式。
3、次干路布局规划
次干路总体上呈现分片区方格网络布局形态,各片区路网布局根据其用地性质的不同需求差别化规划。
4、支路网规划引导
针对不同城市组团,支路网规划应根据用地功能有所差别;在支路系统规划中,应从长远着眼,对各组团重要支路加强用地控制,避免人为造成支路断头错位。
应在已建地块改造的基础上尽量增加支路,新建地区支路网规划应注重加密路网,提高路网整体密度,分流干道交通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道路两侧土地利用价值。
对于老城区,受现状用地,卫河分隔的影响,存在较多的断头路,规划建议打通断头路,增加南北向、东西贯通的支路,分担住次干路的交通压力。老城区片区内5米以上道路均计入支路,规划支路总长约34公里,密度约为12.5km/km?。
对于其它功能片区根据用地性质的不同,其支路网的密度、宽度要求也不同。对于高铁片区,用地开发强度较高,商业极具开发,地块吸引客流量大,因此需要密集的支路网来满足集散性交通。
(八)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给水、排水、电力、邮政通信、供热、燃气和环卫设施规划,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结合规划区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制定合理的市政基础设施配置标准。
(九)环境保护规划
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重点加强工业污染控制和治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经济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近期目标:到2010年,环境质量比2006年有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控制在6.02万吨,比2006年下降21.25%,其中,海河、黄河流域COD排放量分别控制在5.36、0.66万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5.4万吨,比2006年下降16.1%。主要河流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市区和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市区和各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平均达到85%以上;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远期目标:以创建环保模范城为目标,到2020年,重点地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开始恢复;环境法规、政策体系和监督管理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环境司法体系进一步得到健全。
(十)区域空间协调发展指引
加强与郑州、平原新区及周边县市的产业协调发展,建立多通道区域交通,强化与周边城市组团的联系,并将规划区以河流、铁路、快速路为界,结合行政区划,将规划区分为5个次区域,进行空间协调发展指引,包括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人文资源保护等方面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3 14: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5_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23 20:24 , Processed in 0.06815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