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温州城市建设十大“败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2:49 |
这个角度还能看到红圈建筑背后的海坛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3:04 |
本是显山露水的好地方,却见缝插针建了这么多住宅。被深藏在一群高层建筑物之后,留下的只有一声叹息。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3:25 |
NO.3 | 水乡淹没在造城运动中

温州别称“山水古城”。

温州“通五行之水”、“连五斗之山”、“凿二十八井”作为古城选址和建设的山水格局,城址和布局历一千六百年未变,倚江、负山、通水,风貌独具特色。

有“楼台俯舟楫,水巷小桥多”的风貌,城内街区方正,道路格局“两纵四横”,水系发达,“一坊一渠,舟楫必达”。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4:01 |
如今的三垟湿地,就是曾经的温州主城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4:22 |
根据资料查证,至少在100多年前,整个温州城还是一个密布河网的“水城”。整个河网将温州城各个角落紧紧连接在一起。

河就是温州的交通动脉。当年,住在温州城内各个地方的人,撑着小舟,通过四通八达的河网可以到达城内任何地方,也可以通过内河直通瓯江,前往外地。

如今的第一桥、第二桥(纱帽河旧称)、三板桥、四顾桥、八字桥、万里桥。还有如今的九山一带的清明桥、游泳桥、窦妇桥(胜昔桥)、河通桥等,都是那时留下的。

现在,新老尤其是年青温州人,只能从改建了的“五马”雕塑原址上的老温州地面平面图上,星罗棋布的“小桥流水”,或多或少会感觉到,老温州其实就是“周庄”、“同里”、“乌镇”和“威尼斯”!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4:57 |
从这个角度看温州,还能找到当初的影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5:31 |
但建国后,温州通过填塞市区内河修建道路及建筑,水乡特色逐渐消失。

特别是1960年5月开始至1962年上半年,继续填塞市区内河沟,改建为下水道,自小南门头——大高桥——小高桥——四顾桥——府前桥——洗马桥——大洲桥——鱼丰桥——担班亭,至城西新埠头。

至此,城内河道大部填塞。水乡风貌,大为减色。

这种做法一直到大南门改建时,仍在继续。当前温州最高楼——世贸中心主楼体下部原来是个三汊河,在红卫医院的南侧,一直通向西边的荷花池,1990年这河还铺着石板桥,路名“板桥底”。

时过境迁,所谓“小桥流水”今天已难觅芳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只能成为历史的注脚。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5:53 |
NO.4 | 见缝插针式的人民路改建

人民路最早是古城的南城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地处东南沿海前哨,国家投资缺乏,温州城市又要建设,怎么办?

1987年,当时我们决定把温州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改造旧城上,并把人民路作为旧城改造的试点,

提出了不依赖国家投资,而是通过房地产业的开发,筹集社会资金,推行住宅商品化,达到在改建区域内城市基础设施自我消化,争取实现改建资金收支自求平衡。

1988年3月,人民路改建工程率先从市区三角城头即第一施工区开始。

人民路改建工程是温州是当时几十年来旧城改造最大的建设工程。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6:17 |
人民路改建,从这里开始拆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6:38 |
的确,运用经济手段,按经济规律,经过10多年的建设,人民路改建区成为当时国内旧城改建的少有的样板,为我市旧城改建找到了一条很好的路子。

但历史局限性同样存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尽管说当时人民路改建由12米拓宽至36米,交通条件也得到改善,但放在今天来说尤显拥挤和短视。

尽管说当时缺资金,历史条件受限,但仍存在见缝插针的毛病。

人民路以南的温瑞塘河(护城河)边,以国际大酒店为中心,向西直至温州大厦,向东到人民银行旧址,建了一排“档次较低”的十几幢商住楼。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7:43 |
人民东路由于河面窄地图显示不出来,上图红圈以北就是人民西路,以南就是温瑞塘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8:04 |
核心城区的温瑞唐河、小南门码头、花柳塘河等,都是温州曾经的记忆,听说那时去南白象、仙岩乃至瑞安,都是从这里上船的。

这么好的“乡愁”和城市景观,被一整排建筑所阻隔、遮挡,削弱了城市的身份和特征。

我们城市建设没有“走一步看三步”,目光短视、缺少前瞻性。

通过经济手段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本是好事情,但过多“经营”却没有经营好。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8:21 |
NO.5 | 新国光削弱历史文化街区的延续

新国光商住广场位处蝉街与信河街交汇处,面对松台广场,6幢25-31层高层,呈现“A”字型,有一个独特的跨街“凯旋门”设计及全市少有的360度空中观景楼阁。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8:54 |
新国光商住广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23:09:12 |
在当时,新国光商住广场,为我市最大单体建筑,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内有高级社区会所,空中茶吧等设施,1-3层为20000多平方米柜台敞开的大商场,还设有下沉式地下商场。

但你发现没?该广场主体建筑高达99.5米,两幢主体建筑宽度有100多米,而松台山净光塔全塔地上7层,建筑物总高度为65.46米。而更可怜的是,松台山只有海拔39米。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18 09:01 , Processed in 0.07450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