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336|回复: 3

轻铁会展中心站将成具有东莞气质的“城市客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4 08:39:22 | |阅读模式
记者昨日从市城建规划局获悉,《东莞市轨道交通会展中心站地区土地综合开发及交通接驳概念性规划》已经编制。其中,作为轨道R1和R2线换乘枢纽站——会展中心站核心区规划已经出炉。

  规划显示,核心区范围为站点500米以内,用地面积约83公顷,将被打造成为具有东莞气质的“城市客厅”,成为市中心区地标性商业和商务中心以及活力十足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会展中心站数据

  开发规模:75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商业空间17万平方米,交通空间13万平方米,停车空间50万平方米(包括配建停车)。

  客流量:上、下车客流量约为每小时3.3万人次,远超目前的人流量。

  工期步骤:考虑将来轨道交通站大厅层和地下通道有互通的可能,首先要在联系通道沿线建设地下商业街和下沉广场等;第二期将进行轨道交通R2号线的站体、线路、地下商业街的一体化建设;第三期则是与R2线交汇的R1号线的建设。

  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站是R1、R2线换乘枢纽站

  市城建规划局表示,会展中心站位于东莞市中心区,定位为市区中心站,是轨道交通R1、R2线换乘节点,是东莞市区与广州、深圳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节点。其建设不但实现市区中心与广州、深圳的良好对接,也对改变东莞现状粗放型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本次规划范围是会展中心站核心区,即会展中心站500米以内的范围,用地面积约83公顷。

  摊开最新的东莞地图,西至胜和路、南至四环路(三元路),东至东莞大道,并外延包含新世纪豪园、火炼树住宅区西侧空地,这一范围是行政文化商务中心区,而会展中心站核心区就在这一片区的东北角。

  不难看出,如果说行政文化商务中心区是一套房子的话,那么会展中心500米范围内核心区就是这套房子的“客厅”;如果把东莞市区当做一套房子的话,那么行政文化商务中心和会展中心站核心区就是这座城市共同的“客厅”。

  建75万m2地下“城市客厅”

  目前,会展中心周边已有第一国际、中盛大厦、南峰中心、汇成大厦等中高档写字楼以及会展酒店,在建的还有“海德广场”以及台商大厦,且海德广场与台商大厦都要争当中心区的地标建筑。周边还有先前信立农批市场搬迁后留下的一片土地,以及火炼树村一大片需要旧村改造的土地。

  规划设计单位——深圳市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表示,目前的中心城区仍存在着大量的旧村,高楼大厦与村民小楼交接,城市道路与旧村小巷混杂,城市景观凌乱。着眼于此,设计方提出了积极打造一个丰富市民生活的“城市客厅”的理念,设计总的开发规模为75万平方米。

  设计单位认为,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大部分已建成,仅有少量地块尚处于闲置状态。以现存的三片可开发用地作为平台,结合轨道交通开发的契机,规划兼具复合功能的大型建筑综合体、灵活的地下商业街,以及空间层次感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

  ◆焦点关注

  空间布局:一心一带两轴多片区

  一心:以会展中心站为核心区的中心,依据圈层开发的理论向外辐射不同的城市功能;一带:“城市客厅”的绿色飘带,贯穿鸿福路以南,环绕会展中心,并向西延伸与行政中心的公共空间连成一体;两轴:东莞大道和鸿福路既是片区主要的交通通道,又是主要的景观轴线,形成两轴;多片区:围绕着会展站周边的用地,分为多个用地功能区,赋予不同的定位及使用功能。

  整体功能分区分为六种功能区:商业办公功能区;商业金融功能区;商业办公居住复合功能区;会展服务功能区;开敞空间功能区。

  地下空间:分为5个功能区

  对于地下空间,规划提出创造步行舒适及富有变化的地下公共空间。建设从核心区的各街区、会展中心站到交通换乘中心(会展中心站东北侧)相互连接的行人专用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功能分区分5个区:会展中心站、交通广场区、商业区、交流广场区、文化娱乐区。

  交通规划:设置行人过街地道

  根据发展趋势,增加交通设施:在会展中心站东北侧配置换乘中心,增建社会停车场设施,以150米服务区为目标进行设计,减少小汽车流量。在综合体建筑、购物广场以及第一国际4期(即目前在建的海德广场)的地下层设置大型社会公共停车场。

  同时,完善行人道路网络,以150米为间距设置行人过街地道,横过东莞大道及鸿福路。利用公共空间及主要道路人行道,使周边地区的人流能够便捷到达轨道交通会展中心站。

  ◆R1线和R2线

  R1线:由麻涌镇麻涌站连接黄江镇黄江南站,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是东莞连接广州、深圳的快速联络线。全长65.8公里,地下线占13.6公里,其余均为地上线。该线是五条路线之中最长的一条,亦是R1至R4线中站距最长的。设站6至9个,其中3个为换乘站,在会展中心站于R2线换乘。在西北端麻涌镇连接广州地铁蟹山站,东南端黄江镇则连接深圳地铁。

  R2线:首建线路从石龙经茶山、莞龙路到东城中路、东莞大道,然后转向厚街省道256,止于虎门白沙。其间共设13个站点,分别是:东莞火车站(石龙新火车站)、茶山站、银珠街站、温南路站、东城路站、旗峰公园站、会展中心站、新城中心站、南城水濂公园站、厚街大道站、厚街汽车站、厚街展览中心站和东莞虎门站(虎门白沙)。

  莞惠城际轨道寮步段或走地下

  每公里造价比以高架桥形式建设多1.4亿元,寮步镇认为地下隧道占地少将优先考虑

  本报讯(记者 钟祺 通讯员 闫春艳)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一直都是两地热切关注的话题。昨日,记者从项目投资方获悉,城际轨道途径之一的寮步段或将按照高架桥和地下隧道两种设计方案进行建设。

  寮步优先考虑地下隧道方案

  “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在寮步镇可以按照高架桥和地下隧道两种形式建设。”针对寮步段的设计,广东省东南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据了解,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线路起于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东莞洪梅站,终点为惠州市惠州大道,线路全长约97公里,全线设站13个,在东莞境内经道滘、南城、东城、寮步等镇街。

  “寮步镇将途经上屯村和缪边社区两地,也是较为靠近镇中心区的两个地方。”该负责人说,对于13个站点,暂无考虑在寮步设立。

  “当前各地土地资源紧缺,如果采取高架桥的形式,将有可能影响到土地资源的运用,甚至对沿路的群众造成一定的影响。”该镇党委书记何绍田认为,地下隧道占用土地面积少,将优先考虑地下隧道设计方案。

  地下每公里造价比高架桥多1.4亿

  一方面双方就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另外也对项目建设的投资成本进行了分析。记者从投资方了解到,地下隧道建设每公里造价要比高架桥多1.4亿元。

  莞惠城际轨道途径寮步段约5公里,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地下隧道的设计方案进行建设,费用将高出约6亿元左右。

  “因为莞惠城际轨道路线大致在松山湖红线范围内,如果建高架桥,可能直接影响到松山湖道路连接。”寮步镇规划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认为,以高架桥形式建设成本低,但从长远考虑,高架或许对整个城市的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走地下隧道的方案,更符合寮步镇未来城市新区的总体规划。”何绍田认为。

 ■轨道交通会展中心站整体鸟瞰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08:40:18 |

会展中心地下空间

会展中心地下空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8-14 15:46:06 |
顶下   希望有个东莞板块
发表于 2009-8-22 14:02:39 |
是啊,我也是东莞的!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5-22 07:07 , Processed in 0.06415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